臧新义
臧新义书法作品。
臧新义书法作品。
文图/李贺建
臧新义,确山人,字涵之,号雨园,抱玉室、深柳堂主人。中文学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
出身于教育世家,幼承家学,从读过私塾的祖父习书,为当代书法泰斗、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刘艺先生入室弟子。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刘艺书法研究会执行秘书长。
擅隶、楷及行草书,隶书力追秦汉古雅气厚的大境之美;楷书宗唐颜真卿褚遂良诸家,浑朴厚重中透出清雅笔致;行草书根植于晋人,并在宋苏黄米及明董其昌、王觉斯等处化身立法,作品矫纵散逸处,风神洒落。在国家级书法核心报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作品刊载于《人民日报》等全国性报纸杂志及主流网络媒体。
曾参与组织刘艺书法研究会,在北京各大高校开展“墨香校园——书法高校行活动”,广受好评。
2019年12月,在全国政协文史馆举办“翰墨风华——臧新义书法作品展”。
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有《臧新义书法作品集》。
儒家文化与家学渊源是书法精神的源头
臧新义幼承庭训,六七岁时,就在祖父的亲情裹挟着严厉的启蒙下,开始了毛笔书写,虽未形成系统,但耳闻目睹,对书法艺术的感受深入心灵。
臧新义说,小时候过春节,从腊月初开始一直到大年三十,祖父都要给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写对联。他这个小书童就在书案另一头帮忙拽着对联走,这对他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后来的书法学习与探索影响非常大。他最早从颜真卿的《勤礼碑》学起,练了两年,为写楷书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年长之后,他经常去汝南,那里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殉国的地方,有一块“天中山”石碑,为颜真卿手书,至今保存完好。从艺术精神上来讲,颜真卿是他书法学习和创作的一个重要精神源泉。不管对于学书法,还是对于做文人,他那种威武不屈的忠烈正气和为国捐躯的献身精神都非常重要。
后来,臧新义开始练习汉碑,他非常喜欢汉碑之气象雄阔、古朴典雅。最早学的是《礼器碑》,其字钢筋铁骨,瘦劲有力,用笔如刀砍斧凿,寓险绝于平正之中,既隽秀又刚劲,既秀雅又肃穆,神采超然,有一种郁郁葱葱的儒家庙堂之气,这非常符合他的审美趣味。
为了避免因瘦劲而纤细,他又悉心研习《封龙山颂》,求其磅礴雄强气势。后来,又学习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天津出土的《鲜于璜碑》。该碑书法取法高古,险峻雄壮,厚重古拙。
在学习汉碑的同时,臧新义还注重借鉴一些汉简与帛书笔意,如北京大学收藏的西汉竹书汉简,书法精彩绝伦,书风多样,或古朴、或飘逸、或刚劲、或凝重,各具特色,堪称汉代隶书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臧新义十四五岁就开始临摹《礼器碑》,一写就是五年。那时候条件很差,夏天他就光着膀子写,常常一写就是半天,真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对古代文化、书法、古人的生活方式很感兴趣,甚至会刻意模仿。他已把书法当作引领他的精神方向标了。
与古为徒、守望经典是毕生的追求
臧新义认为,从书法史的角度讲,从隶书到行书的过渡,要感谢王羲之,因为王羲之把古体字变成今体字。把古体字的古朴与稚拙转变为今体字流畅的美,是王羲之的一大功劳,所以说学王羲之就是找对“祖宗”了。
东晋以后的历代书家,几乎没有绕过“二王”的,王氏父子在书法上的开创之功,独步当世,彪炳万代。梁武帝萧衍云:“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大唐李世民云:“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霞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
臧新义每周至少临摹一遍《兰亭序》,而且每次都把心得感想细细记下,用功之深,但看其废纸三千即可。他把“二王”书法拿来,置于案头,细细玩味,认真临摹。《初月帖》《奉橘帖》《平安帖》《得示帖》《行穰帖》……夜深人静的书斋里,他与古人心神交汇,汲取历史的营养,孜孜不倦。虽有丝竹不乱其耳,虽有案牍难劳其形,每次心追神摹后,他如饮佳酿,微醺而卧。
清水芙蓉、自然天成是书法风格的内在要求
古代书家,如王羲之等都是文人士大夫,书法对他们而言是抒发情怀及情趣的途径,不需要和别人攀比,更不需要争名夺利,正是“不争”,才使他们书法的风神达到了最高境界。
淡泊名利者,其书格自然高妙。苏东坡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不刻意,书法才能达到毫不造作、纯熟自然的境界。很多人写书法是专门给别人看的,而“二王”就不考虑这些,所以他们的每一件尺牍信札都能反映出他们当时的精神面貌。臧新义喜欢的《初月帖》《平安帖》《孔侍中帖》《二谢帖》及王荟的《疖肿帖》《翁尊体帖》等书法作品,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每到深夜,臧新义常沉浸在临习王氏一门的信札尺牍中,精神上感到非常充实愉悦。
从十几岁开始系统地研习书法,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从不间断。对于别人的疑问, 臧新义认为,他不是在“坚持”,因为坚持常常意味着为了追求美好的结果,而不得不忍受过程的痛苦,而他的书法研习,是一种“享受”。
他认为临帖是享受。每天晚上在案牍劳形之余,静静地坐在书案旁,面对古人清新刚健、随意潇洒的书法,认真虔诚地临摹,仿佛在与古人对话。在临帖的过程中,可以沉浸在古人的生活状态中,体会古人生活的快乐。那时候没有电脑、互联网、手机,生活方式非常简单,但人的心境单纯快乐。所以,对臧新义来说,临习古帖是一种享受,是精神的愉悦。
臧新义认为书法风格是日积月累,妙手偶得。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孟云飞评价:臧新义在书法上追秦汉、下习“二王”,兼取文徵明与董其昌二家,于率意中求浑穆,于凝重中得灵动,内蕴典雅,在中庸和平之际,展示了浓浓的书卷之气、金石之味,流露出一股文人精神狷介之气,魏晋风流于斯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