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31日
首届“鼎力杯·于赓虞诗学奖”作品选
  文/田春雨
  “科学让我们的智慧增加,知道一切;诗让我们的感情丰富,感觉一切。无知将不能生存,无感则非美满的人生。”这一论断是于赓虞早在70多年前提出的,至今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于赓虞(1902~1963),河南西平出山镇玉皇庙人,新月派诗人之一,著名诗人、翻译家,名舜卿,字赓虞,以字行世。二十世纪中期活跃于中国诗坛,1923年成立北京文坛风云一时的“绿波社”,1924年创办《绿波周刊》。1926年与人发起成立新月派诗社和“无须社”文学社团。著有诗集《晨曦之前》《魔鬼的舞蹈》《骷髅上的蔷薇》《孤灵》等。其他著作有《诗论》《雪莱的婚姻》《雪莱的罗曼史》;翻译但丁《神曲》,选译英语诗70余首,结集为《春之歌》,编译《世界诗歌选译》一部,另著《世界文学史》一册。
  在现代文学史上,于赓虞既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诗人,又是一个倾向于革命的思想者。他与当时的文化名人徐志摩、闻一多、沈从文、徐玉诺等多有交集。武汉大学陆耀东在《中国新诗史》中说“于赓虞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直逼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程有为主编的《河南史纲(下卷)》论及民国时期的诗歌创作,认为“河南地区有徐玉诺、于赓虞、苏金伞等著名诗人,发表了颇有影响的作品。”
  为进一步挖掘和提升于赓虞诗学价值及影响力,鼓励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持续推动文学创作繁荣发展,讴歌西平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新变化、新成就、新面貌,献礼党的二十大,西平县文联、西平县作家协会和河南省鼎力杆塔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首届“鼎力杯·于赓虞诗学奖”征稿活动,现特选发部分优秀作品,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