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08日
从“第一梯队”到力拔头筹
——驻马店市近年来文艺精品创作综述
    豫剧《金凤归来》剧照。

  文/图 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通讯员 张 颖 王轶高
  近日,河南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揭晓——我市申报的豫剧《金凤归来》、电视纪录片《大水记忆》、广播剧《将军的口琴》、歌曲《亲爱的共产党》、长篇小说《山河传》5部作品分获戏剧、电视剧、广播剧、歌曲、图书类优秀作品奖,独立申报获奖作品数量位居省辖市第一,喜获全省组织工作奖第一名,由全省第一方阵跃至全省第一位次,创造了我市文艺精品创作在此项评奖中的最好成绩。
  市委书记鲍常勇批示:“成绩来之不易。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文化是立国之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周密部署、精准发力,着力破解我市文化领域的发展难点,文艺精品创作日益活跃、文化阵地建设日新月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繁荣发展的文化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凝聚了力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高唱发展主旋律,坚持为时代立言、为人民代言,力攀“文艺高峰”,创作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推动全市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秉持“创城为人民、创城促发展”的理念,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在一个创建周期内,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于2017年一举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又以全国第15位的优异成绩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同时,我市还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这些骄人荣誉的取得,成为文艺家创作的不竭源泉。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驻马店市文艺事业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来源于市委、市政府多年来的大力支持和我市艺术家们不懈的努力。我市文艺逐渐“破圈”腾飞,在多项门类齐头并进,体现出“驻马店速度”“驻马店情怀”“驻马店温度”。
   奏响“创作曲”作品关照现实
  豫剧《金凤归来》由西平县柏国综合演艺有限公司创作,描绘了基层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砥砺奋进的精神图谱,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带领人民努力拼搏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此剧编剧是周明理、王耀远,导演是吴靖华,主演为李莹莹。《金凤归来》是一部具有浓郁当代生活气息,充满个人浪漫主义理想和现实主义思考的轻喜剧。该剧致力于开掘中国古典戏曲“载歌载舞演故事”的本体写意性的演剧观,强调演出结构形式的音乐性与舞蹈性,同时又凸显观赏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电视纪录片《大水记忆》由北京大鱼治水绿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南时光漫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作,翔实记录了宿鸭湖水利工程兴建历史,清淤扩容工程、移民安迁、生态保护、水资源开发、产业创新等内容,突出了清淤工程对于驻马店经济社会发展与河南农业水利产业进步的示范推动作用。
  广播剧《将军的口琴》由我市著名编剧周明理主创,生动讲述了杨靖宇将军用口琴做号角,唤醒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同仇敌忾,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感人故事。
  歌曲《亲爱的共产党》由确山籍全国知名词作家李俊伟作词,河南省“四个一批”人才、黄淮学院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陈艳伟演唱,歌曲深情歌颂了党的百年丰功伟绩,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胜信心,激励着人民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
  长篇小说《山河传》由上蔡籍著名作家张新科主创,全面、系统、立体介绍了杨靖宇将军从成长到成仁的伟大革命历程,以“中原赤子,东北殉国”为主线,弘扬了杨靖宇将军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彰显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为民族解放和自由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这些获奖作品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造诣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标志着我市在文艺精品创作方面迈上了更高层次。我市连续四届荣获组织工作奖,稳居全省文艺创作第一方阵,被业界誉为“文艺创作的驻马店现象”。
  据了解,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每3年评选一次,包含戏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歌曲、图书6个艺术门类,是我省文艺方面由党委独立表彰的最高奖项。本届评选全省仅评出50部获奖作品,代表了我省文艺创作生产的最高成就和水平。
  全市文艺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作导向,克难攻坚、履职尽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获奖的5部(首)作品正是驻马店市文艺创作大繁荣的真实写照。
    奏响“引领曲”筑牢政策保障
  近年来,我市文艺精品创作屡创佳绩,被业界誉为“文艺创作的驻马店现象”。一个发展中的地级市缘何在文艺创作方面引起文艺界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既有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的政策引领,也有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勇于创新和共同呵护,引导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园地里辛勤耕耘,更有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工作,用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我市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印发了《中共驻马店市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多点发力、多轮驱动,为文艺精品创作筑牢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完善奖励扶持机制,鼓舞创作动力。重点作品重点扶持,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支持豫剧《陈蕃》《皇家驿站》、电视纪录片《大水记忆》、电影《打铁花行动》等多部大型创作项目,为重点文艺作品创作提供了资金保障。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励扶持政策,每年财政拨付100万元,对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的80余部文艺作品进行了奖励,扶持创作了120余部作品,极大调动了广大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改革文化体制,激发创作活力。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着力破除文艺创作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全市12家县级国有文艺院团,8家完成转企改制,卸下了历史包袱,轻装上阵,积极开拓文艺市场。西平县柏国综合演艺有限公司创作的豫剧《金凤归来》,在刚刚揭晓的省“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荣获优秀作品奖,实现了我市县级院团的新突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提升创作能力。扎实开展“深扎”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文艺创作者深入我市脱贫攻坚、文明创建、生产建设、乡村振兴第一线,创作有高度、深度、美誉度的文艺精品。多年来,我市先后组织了300余位文艺专家深入基层蹲点采风,艺术家们俯下身子体验生活,积累了创作素材、深化了人民情怀、提升了创作能力,先后创作出广播剧《我的父老乡亲》、歌曲《大娘的珍藏》、戏剧《法网》、报告文学《夏南牛之父》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奏响“平台曲”优化创作环境
  建平台、搭舞台、强合作,营造一流的创作环境。一是举办文艺赛事,搭建交流平台。积极承办国家、省级重大文化赛事活动,为文艺创作提供交流提升平台。连续承办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电影节、两届河南省戏剧大赛,黄河戏剧节永久落户驻马店。一大批省内外知名艺术家涌入驻马店,开展艺术创作交流活动,开拓了我市艺术家们的创作视野,提升了创作水平,一批年轻艺术家在赛事平台中崭露头角。二是丰富文化活动,提供参与平台。立足群众参与,鼓励为人民抒写,我市持续繁荣基层文化活动,通过“送”“种”结合的模式,形成了“教你一招”“中原文化大舞台”“戏剧进乡村”“红色文艺轻骑兵”进基层等文化品牌。特别是今年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为契机,开展“喜迎二十大 欢乐进万家”十大群众文化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大院、文化大舞台等阵地,组织开展大型文化活动1000余场,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三是“请进来、走出去”,构筑合作平台。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文艺创作战略,不断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到我市交流研讨、创作采风、作品展览,鼓励市内艺术家走出去参与全国全省文艺赛事、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
  近年来,我市与省内外知名艺术家通力协作,联袂创作了歌曲《亲爱的共产党》、歌剧《杨靖宇》、广播剧《将军的口琴》、长篇小说《山河传》等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在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佳作。
   奏响“人才曲”壮大艺术家队伍
  加强人才扶持力度,培育文艺人才队伍,不断充实文艺精品创作力量。一是实施“文化名家工程”,增强艺术家影响力。大力实施“文化名家”工程,积极评选“四个一批”人才,对知名艺术家的创作采风、作品展览、学习培训等予以扶持,让艺术家自我提升有了更多保障,促进了艺术成果的转化。多年来,我市先后扶持了大型音诗画《天中故事》,专著《最早的中国》《明万历汝南志点校》等多部作品、多项活动。二是加强阵地建设,培养文艺骨干。建立艺术家协会办公室,提供创作场地300平方米,积极谋划市文学院建设,为艺术创作解决阵地保障。全市宣传文化系统积极盘活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文化大院等,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培养了大批基层文艺骨干。三是创新培养机制,壮大人才队伍。鼓励艺术家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通过多种形式挖掘年轻文艺人才,压重担、挑大梁、唱主角,助力人才快速成长,破解了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困境,实现了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基本目标。市演艺中心委托洛阳戏校等省内外知名艺术学校定向培养年轻艺术人才,前期培养的43名青年演员,逐渐成为我市文艺创作演出的中坚力量。
  近日,驻马店市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结果出炉,26部优秀作品展示着驻马店文艺创作后劲十足,驻马店文艺事业由“弯道超车”驶入文艺发展的高速发展之路。
  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全市文艺工作者将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新时代新征程鼓与呼,用优秀的文艺作品鼓舞人心、滋养社会、铸造国魂,以文艺之力助推驻马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