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新成 通讯员 蒋军华)11月8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了解到,我市近年来不断加大交通执法科技投入力度,大力推行“不见面执法系统”,不断利用科技手段加大交通执法监管处罚力度。科技治超系统的投入使用提高了执法效率。
省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投入使用以来,我市共接收预警信息22112条,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今年初以来,依托省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发现违规线索2693条,其中78条线索被认定为违法行为,该支队对其中7项违法行为直接实施行政处罚,协助县区完成非现场执法系统追缴违法车辆459台次,有力打击了运输市场的违法行为。
作为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及“不见面执法”系统全省试点单位,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采取集中攻坚以点带面的工作模式,大力推进系统建设和应用。截至目前,全市执法机构已全部上线运营,并成功利用“豫交办”APP完成远程违法处理业务37起,圆满完成了省交通运输厅布置的工作任务。上蔡县在全县主干道等重点路段设置3套非现场执法系统;确山县利用非现场执法系统处置违法车辆122台次,罚款25.93万元;驿城区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手持执法终端使用操作培训,全面提高执法效能。
今年初以来,按照行业管理要求,全市共通过信用平台向外推送信用信息1318起;接收并分转处理外省(市)信用抄告信息共50起,其中涉及企业85家,涉及车辆350台,抄告办结率100%;通过抄告数据完成了季度性信用评价工作。通过评价,7家公司被列入日常执法重点监管企业,57家公司被列入日常执法辅助监管企业,14台车被列入河南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信息四级联网系统“黑名单”,实现了对违法相对人及所属企业的共同监管和联合惩戒,为增强企业自身管理意识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