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5日
“薯”光照亮产业振兴路

  文/图 全媒体记者邓丹华王朝朝通讯员张红卫
  “刘老板吗?我是山东的老张,昨天预订的10吨红薯准备好了吗?我带着车来取货了,就在你们村口,你派人引个路!”近日,一辆山东牌照的大型货车缓缓驶进汝南县板店乡柴庄村,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人边下车边打电话。刘老板叫刘近,今年44岁,家住汝南县板店乡柴庄村寇庄村,是汝南县板店乡刘进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刘近是一位头脑灵活、敢想敢干的新型农民。他早年外出务工,后来回乡承包建筑工程。今年,他又瞄准市场,流转土地400多亩,成立了汝南县板店乡刘进种植专业合作社,全部种上红薯,目前红薯已进入收获期。由于他种的红薯品质好,红薯开始上市的消息一经发布,很多外地客商竞相前来采购。
  在刘近的引导下,山东客商来到合作社红薯种植基地,眼前一派繁忙的景象,数台收挖红薯的机器来回穿梭。40多名工人有的顺垄捡红薯,有的装袋,有的转运,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板店乡土地土质黏,产的红薯品质好,出粉率高,有着良好的红薯种植基础。为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初以来,该乡把红薯种植作为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促进产业振兴的项目之一,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薯产业。
  “我今年种植的红薯有3个品种,全是郑州市农科院繁育的脱毒红薯新品种,出粉率高达25%。你看红薯还没出土,就有客商带着车过来收购了,地头过磅。”刘近说,在红薯生长期间,他多次邀请郑州市农科院的专家来合作社进行指导,红薯长势一直很好,现在到了红薯成熟季节,一亩地的产量估计有3500公斤,亩产值可达2800元。
  “刘近种植红薯效益高,我们也跟着沾光。俺家的地租给他,俺老两口平时在合作社干活,一年轻轻松松挣3万多元钱。”正忙着拾红薯的脱贫户寇富贵说,在这里务工的都是附近群众,大多是残疾人和妇女,既挣能钱,又照顾了孩子和家庭。
  “成立合作社的目的就是想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今后,我不仅要扩大红薯种植面积,还要在红薯育苗和深加工上做文章,通过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路子,拉长产业链条,增加红薯产品的附加值,带着大家共同致富。”刘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