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6日
让经典滋润心灵
——读《童年》有感
  上蔡县第七小学四(3)班 常书坤
  童年是欢乐的,童年是五彩斑斓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值得回忆的地方。读完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小说《童年》后,我才知道并不是所有人的童年都是幸福的,有些人的童年充满了不幸。
  这本小说的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投靠外祖父。在这期间,他感受到了外祖母的爱护,也感受到了成人的世界是多么丑陋无情:强壮的男工欺负女工、殴打儿童,外祖父也常打得他晕过去。正是这种善与恶、爱与恨,在阿廖沙小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人说: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但在这种环境下,阿廖沙不但没放弃自己,而且成了一个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孩子。
  和阿廖沙的童年相比,我们的童年是多么幸福、美好。我们就像在蜜罐里长大的蜜蜂一样,根本不用担心吃不好、睡不好、受欺负,家人把我们当心肝宝贝。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不虚度光阴,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是阿廖沙为了买三本书看,没有经过母亲的同意就拿走了钱。事后,不但遭到母亲的打骂,还被他人误解成小偷。通过这件事,体现了阿廖沙很热爱读书、渴望知识的强烈愿望。
  相比之下,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年代,我们的童年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高尔基有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就是呼吁我们要多读书。因为读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还可以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读书可以让人们学会思考,可以让人们的精神得到满足,从而改变人的命运。
  《童年》这本书告诉我们,即使条件困难,我们也要坚持读书,多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