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伟
近日,全球极危物种黄胸鹀、青头潜鸭等“打卡”宿鸭湖湿地,人们在一睹这些鸟类精灵神韵的同时,也为我市自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感到自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全面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成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做好的“规定动作”。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重要遵循,更是全面建设现代化驻马店的应有之义。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和升级,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是新的时代答卷。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民族在生生不息的文明进程中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良好风尚和价值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推进现代化驻马店建设的必然要求,宿鸭湖清淤、薄山水库和板桥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幸福河湖建设等一系列关乎天中人民长远幸福的生态保护举措落地生根,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在这里生存繁衍的自然万物。宿鸭湖湿地是河南省列入华中地区的中国重要湿地,也是中原黄河以南地区最大的平原湿地。生态资源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让宿鸭湖湿地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生物多样性稳定提升,吸引了众多鸟类到宿鸭湖湿地栖息、繁衍。
守护大美湿地生态,共建自然和谐家园。据悉,日前在宿鸭湖湿地发现的黄胸鹀是比大熊猫保护级别还高的全球极危物种,也是今年初以来在宿鸭湖发现的第三种极危鸟类。此前,在宿鸭湖湿地还发现了白鹤和青头潜鸭。据文献资料,2015年,青头潜鸭全球仅存1500只,是生态标志性物种。这些珍稀物种对栖息地和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是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物种,多年前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极危(CR)物种。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天中,是驻马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建设人人参与,生态成果人人共享。相信在社会上下的共同关注和参与下,碧波万顷的宿鸭湖一定能成为“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