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9日
做活“农”字文章 赋能乡村振兴
许伟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召开评审会,对2022年第二批申报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进行评审,确山县申报的“确山花生”“刘店葡萄”“确山西瓜”等9个产品经过专家评审,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至此,确山县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已有23个,位居全市前列,覆盖粮油作物、瓜菜、中药材、畜产品、食用菌等,带动当地实现经济增收、农业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和发展好名特优新农产品,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推进质量兴农、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农业品牌化建设、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农业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但农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的种养结构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适应消费需求的“名优特新稀”农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素有“青山绿水红土地”之称的确山县,有着发展特色农业不可多得的天然资源。近年来,确山县因地制宜,围绕蔬菜、瓜果、烟叶、中药材等农产业,在土地管理、农产品收购、税收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集中人才、技术、资金对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重点倾斜,形成了多项特色产业链条,辐射带动周边数万农户参与特色农业的经营活动。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从古至今,土地始终承载着农民对幸福生活的梦想。人们对丰收的希望、对土地的期待、对劳动的赞美,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新时代新征程,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农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更是释放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应对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选择。
  作为抢占市场先机的有力抓手,名特优新农产品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只有加大对名特优新农产品的保护和宣传力度,培育更多新产品,搭建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推广销售平台,同时谋划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让名特优新农产品成为当地群众走向幸福生活的“敲门砖”,才能更好地助力全市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确山县立足资源禀赋,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培育出了一大批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不仅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也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促进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窥一斑而知全豹。确山县发展特色农业的进程,也是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辉煌历程。10年来,我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1750家,产值突破2000亿元,农加工产业已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同时,我市还培育出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22个,位居全省第一。
  “山光海气漾云容,恰好春耕卜岁丰。”疫情的寒冬终将过去,希望的春天正朝着我们迎面而来。在年末岁尾的关头,总结一年得失,描绘来年新景,我们要拿出百倍的勇气去告别、去开拓、去创新,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打造更多更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做活“农”字文章,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