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看祥 文/图 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唐代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袒露胸襟:每读史书,多求道理,始知文章合为事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对于诗人石看祥来说,多年坚守的诗歌园地、多年秉持的诗歌精神,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他的两本诗集《寻找一条河》《润物无声》中。
在这两本诗集里,你可以寻找到上至《诗经》唧唧秋虫般的韵味,也可以感受到“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心中“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般的灵魂拷问。
石看祥的诗歌经历了最初的酣畅淋漓、吐故纳新后,趋于平淡。他的语言变得更纯粹,追求变得更自然,万事万物对其而言,只不过是匆匆过客,他把对父亲的爱化作一粥一饭的侍奉,对孩子的疼爱化作一言一行的影响。
“有什么迷住我的双眼”
父母在,不远游,尽管石看祥的内心藏着诗和远方,可是他一头挑着梦想,一头挑起家庭这个沉甸甸的责任。在《一桶水有多重》中,石看祥选择了这样一个横切面来回忆母亲:
母亲步履轻盈
一袋小麦有多重
母亲气不喘面不红
当我试着提水
气喘吁吁当我试着扛麦袋
眼冒金星
读书去
母亲给我一个理由
现在,我抱起生病的母亲
那么轻
仿佛抱的是空气
有什么迷住我的眼睛
石看祥在《从前》中这样呈现眼中的父亲:
大雪封门的时候
父亲起床的第一件事
在门口
清扫出一片空地
然后,撒上高粱和谷子
那时大雪封山,那时寒风凛冽,那时
物资匮乏,那时的乡村万籁俱寂。等着放寒假,等着热乎乎的腊八粥,等着买鞭炮,等着贴门神、窗花,等待着一年一度的人间盛宴,对过去一年辛苦的告别,对信念的满怀期待,对人生的无限遐想,对未来的蠢蠢欲动。那时候挂在嘴边的是: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季节的轮回一如人生的四季,生老病死皆有造化,喜怒哀乐弹奏出激昂的人生乐章。
在诗人的笔下,万事万物都有生命、有灵气、有思想。石看祥在《黄昏时的田野》中写道:
抱着夕阳
我在田野上飞奔
一边奔跑
一边还忍不住流口水
多么鲜艳的鸭蛋黄啊,香喷喷看我跑得如此之快风也动了心,开始拼命地追它卷起一地豆叶,犹如一群起舞的黄蝴蝶到村口时,喘着气
我停下来
是谁的腔调如此悠扬高亢?长一声,短一声我看到一只只麻雀,托着袅袅炊烟归来
“那些湿润的鸟鸣,立即就会沉寂”
“高粱熟了,父亲站在那里
比高粱还高,比泥土还低。”
石看祥描写诗意乡村的诗歌比比皆是。这些大都是他早期的诗歌,见证了他也曾为赋新词强说愁,也曾“东舫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这样评价屈子:“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谤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我们从中能够清醒地看到,每个诗人的每一首诗歌在纷繁复杂的写作技巧背后,一定隐藏着当时当地的心境。所谓“言为心声”,指的即是如此。
石看祥的《湿润》中有这样一段:
谁也不开口说话
仿佛一开口
那些氤氲中的精灵
立即就会遁去
那些湿润的鸟鸣
立即就会沉寂
就这样慢慢地走着,细微的
声响,不时和耳膜共振
他们站在一根枝条下
一滴水,明亮,饱满,欲坠
有什么降临,有什么离去
风缓缓地吹来
他们发现,枝条
比前几天丰满一分
石看祥的观察入微与对笔力的把控随着对生活对人性的认知而达到一定的高度。在季节变化中,他写道:“那些枝条/饱满,泛着光/一只鸟,目不转睛地/望向远方。昨夜,小雨下得/不紧不慢,不曾歇停。”他也有属于自己的追梦人生。在《做一名武陵源的渔人》中,他写道:“光线里,那些鱼儿/欢快地跳跃/大的捡起,小的放回。休渔的时候/就静静地坐在岸边/看桃花载着流水。”
“一抬头,看见蓝天/一转身,你站在眼前”石看祥用心用情在歌唱生活,直至“听故事的人老了”。
“眼神清澈”地看向远方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运涛这样评价石看祥:诗写得朴实,像一个不谙世事的乡野小民,眼神清澈明朗,一脸无辜地看世界。
正阳县作家协会主席吴群这样评价石看祥: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有时候我在想,我可以不做诗人,但必须要有诗人的情怀。诗人的情怀是不雕琢、不做作、纯朴一生的情怀,是内心强大、视野宽广、不功利、率真、善良、一生有梦的情怀。诗如其人,石看祥的诗歌写作,和我的看法是一致的。
诗歌会增强人们对生活的洞察力,它可以帮助人们去认识宽厚的人生,体会个体在历史、人生中的处境,表达对生活及自身存在的一种感悟,通过个体认知来展现对生活独到的爱和宽容,还有理想和价值的体现。石看祥的诗歌立足于生活,涉及乡村、家庭、工作、老人、孩子、同事,甚至是陌生人。凡是有所闻、有所悟、有所感,生发于笔端,融进自己独到的美的感受,生活的诗歌就会汩汩流淌。其间有对美的徜徉、对弱小者的感同身受,还有家庭父母孩子的天伦乐享。石看祥表面上不苟言笑,实则内心丰富,那些诗歌中流淌的意向音符,滋润内心。一个对外界无多余索取的人,一定是个幸福的人,石看祥就是这样的人。
石看祥的诗是情感自由流淌而成。我有一个认识,那就是诗者只要心地赤诚、灵魂圣洁、情感真挚、梦想高远,诗歌就一定会存在。换句话讲,作者通过诗学会优雅地表达内心情感。情感的表达多种多样,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倾诉,实则是一种对行走生活的诠释、对自我意识情感的不设防,是对眼前的好与不好,幸与不幸的一种诗意回答。石看祥的诗歌就是赤诚的、圣洁的、真诚的、高远的灵魂自由表达。
祝福石看祥,沿着生活行走,会有更多的发现和表达,唤醒沿途更多的花儿绽放,延伸至远方,一路走一路唱。
作为一名青年作家,石看祥在天中这片乡土种了无数爱的种子,然后行走在文字中,他看着它们发芽,结出美丽的果子。“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我们走近石看祥的内心,通过他的诗歌的独特视角,捕捉属于每一个独特个体的精神世界。一如浩瀚星空,星光熠熠,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