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小龙 通讯员 赵滢 刘玉珂)近日,记者走进新蔡县和财牛业有限公司,看到龚先生正在为养殖场的15头肉牛准备饲料,牛棚里的肉牛毛色光亮,膘肥体壮。48岁的龚先生是这群肉牛的“奶爸”,看着肉牛一天天变样,一天天成长起来,他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去年行情好,我想扩大养殖规模,知道我的想法后,新蔡农商银行立即给我发放了15万元贷款,还有利率优惠,多亏了咱农商银行,我的日子才能越来越好。”龚先生充满感激地说。据了解,2020年在外务工的龚先生敏锐地嗅到了肉牛市场的大好商机,回到老家开始养殖肉牛,销售渠道稳定,年收入约10万元,后来因为地方小,龚先生的养殖规模受限。由于肉牛养殖行业投入大,不确定因素多,融资难一直是龚先生的一块心病。不仅牛棚的维护建设需要资金,还要购置相关设备,龚先生出现资金紧张的问题。
正在开展“党建+金融”整村授信大走访活动的新蔡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得知龚先生的困难后针对肉牛养殖周期长、成本高、资金回笼慢的实际情况,向其推荐了“惠民贷”信贷产品。客户经理充分了解养殖产业发展前景好,并掌握龚先生的贷款综合资质情况后,迅速为其整理资料、优先申报,最后为他办理了15万元的信贷资金。
“农商银行给我吃了定心丸,帮我解决了实际困难,不然真不敢想,不敢干。”龚先生高兴地说。对于龚先生来说,最初他只是一个肉牛养殖新手小白。依托特色产业政策,靠着农商银行的资金扶持,龚先生尝到了特色农业发展带来的甜头,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之前一直在外务工,近几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乡心切的我决定返乡发展肉牛养殖事业,当时是有点着急的,但我看好这个产业,不想放弃。”回想起返乡创业的初衷,龚先生这样说。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需特色。新蔡农商银行围绕特色抓产业,根据辖内种植、养殖行业特点,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金融服务,不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该行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及时掌握农户融资需求变化情况,实时跟进授信、增信服务,并为授信到期客户提前一个月办理贷款手续,实现信贷资金支持无缝衔接,全面支持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农业生产主体的产业发展。至2022年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 84.32亿元,占比98.09%;其中农户贷款余额43.03亿元,占比50.05%。
新蔡农商银行将全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依托“党建+金融”模式,与整村授信工作有机结合,在金融扶持县域特色产业基础上,继续发挥金融力量,助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与广大农户一起逐梦乡村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