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 李玉荣 通讯员 滕敬豪)2月13日,初春时节,细雨绵绵。在正阳县熊寨镇王楼村的番茄种植大棚里,驻村第一书记刘闯与驻村队员、种植户认真查看番茄苗的长势、土壤墒情(如图)。不远处,加工秸秆产品的场地、络绎不绝的乡村快递站点、机器轰鸣的春威门业等也是热闹非凡,一同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新乐章。
因地制宜,打造更多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是正阳县向全县80多万人民群众倾心绘制的乡村振兴宏伟蓝图。
在陡沟镇、寒冻镇等地,生姜、蔬菜种植已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并在该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商务局等单位的牵头下,和县城的奔林鸟、天海心、丰客隆等企业、商超通力合作,拓展、丰富了线下销售渠道。在大林镇、皮店乡等的稻渔种养基地、稻米加工厂区,该县农业农村局联合水利局等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对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户承包的农田进行土地平整、水利设施完善等,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等活动,进一步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在付寨乡、新阮店乡等地,保和寨、雷岗战役纪念馆等景点在周末、节假日期间迎接了一波又一波游人,成功塑造了江国地区的“文化名片”,更助力当地的农特产品销售、农家餐饮等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熊寨镇、兰青乡,凌晨起床的种植户开车拉着头天晚上装好的一筐筐平菇,迅速驶向信阳市、明港镇等周边地区的批发市场、商超饭馆。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拓宽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了名副其实的“正阳美味”。
近年来,正阳县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和孵化乡村产业、致富达人,着力打造农业产业“特色村”、旅游餐饮“观光线”、智慧农业“示范区”、招商引资“产业园”等亮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精心打造各地乡村亮点的同时念好正阳县龙头企业的“产业致富经”,持续推动休闲农业、院校科研、直播经济、食品加工、农技指导和阳光蓝莓、大棚蔬菜、平菇种植、良种推广等三农产业的提档升级,尽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美丽“嬗变”,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在抓好特色产业的同时,正阳县同步推进实施村镇发展规划落地、“村村通”道路进组入户、坑塘河沟整治、危房拆迁改造、植树造林等项目,下大力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振兴的根基,推动全县各村逐步由“节点美”向“全域美”转变、由“一时美”向“永久美”保持,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生活富,让广大乡村的人居环境美起来、农民群众的生活富起来、正阳乡村的产业链条强起来,奋力唱响三农发展的“主旋律”,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幸福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