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22日
肉牛托管代养 农民“坐”收红利
    康建波在给牛喂饲料。

  全媒体记者许静/文见习记者 赵永涛/图
  养牛也能托管?2月18日,带着好奇和疑问,记者走访了西平县二郎镇“养牛达人”康建波。
  “村民以入股的方式把牛交给我们公司集中托管托养,公司每年向农户返还每头牛不低于2600元的利润分红。”正在给牛喂饲料的河南健杰综合养殖有限责任公司90后总经理康建波向记者介绍。
  自“五星”支部创建以来,二郎镇根据“产业兴旺星”创建的重点任务和创建标准,对标对表,查漏补缺,开展了一系列新型主体能力提升“创星”活动,为所在村创建“产业兴旺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以前种地靠天吃饭,年景好了收成好,年景不好瞎忙乎。现在在这里打工,每个月俺两口能拿到6000多元钱,年底还有分红。”在公司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活的郭梅花夫妇。
  郭梅花说,她爱人在公司里负责喂牛、打扫圈舍,她在公司食堂做饭,吃住都在公司,有稳定的收入。她把自己养的两头牛托管在公司的饲养场里,每年都有分红。
  郭梅花口中的分红是公司的模式之一——集中托管托养。康建波告诉记者,通过配套产业到户资金,村民购买肉牛,以入股的方式交由合作社集中托管托养,也可以自己喂养,其间没有任何风险,合作社向村民每年返还不低于2600元的利润分红。目前已参与肉牛托管托养的群众有10多户,务工村民20多人,有效助力了附近村民增收致富。
  记者和康建波聊天得知,2012年,他在广东打工积攒了20万元钱,便选择回乡创业。由于创业路子不对,没赚到钱,经过充分思考,头脑灵活的他决定利用西平良好的生态发展养牛业。
  启动资金,一部分是康建波多年的积蓄,一部分是村民的入股。村民宋群领拿出45万元,买了40头牛犊,交由康建波托管,康俊芳出资20万元,买了20头牛,也交给康建波喂养。
  康建波说,肉牛养殖主要以周边农家的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成本低、无污染、见效快。更让他高兴的是,村里向他提供了7000亩农田的农作物秸秆用作牛饲料的原料,这也有助于农村秸秆的综合利用,从源头上根治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病根,使秸秆变废为宝,走出一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方共赢的路子。
  1月27日,大年初六,人们还沉浸在浓浓的年味儿中,康建波已驱车到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买了123头小牛。记者问他为何那么着急去,康建波笑着说:“元宵节过后补栏人多,价格高,提前买一头最少能省1200元左右,你算算这100多头牛省了多少钱?”
  在养殖场,记者还看到80余只非洲鸵鸟。康建波说,目前公司鸵鸟养殖技术也很成熟,饲养的鸵鸟一上市就供不应求。春节期间,应周围村民的要求,公司宰杀了26只鸵鸟和21头牛,以优惠的价格卖给乡亲们过年。
  谈及未来,康建波满怀憧憬:“公司现存栏400多头牛,计划今年再入股寄养1000头,年育肥出栏900头,直接经济效益可达2000万元。同时,计划引进肉驴、南美对虾等,进行多样化立体养殖,3年内把公司建成全市领先的养殖业代销买卖交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