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0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08日
聆听历史 传承文化
天中晚报小记者(新蔡县)开启博物馆之旅
    小记者们认真聆听问津博物馆馆长李文明讲解。

    在博物馆二龙山景区合影留念。

    参观明代新蔡县城沙盘。

    认真观展

    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解。

    在古床展区参观。

    体验博物馆娱乐设备。

  文/图全媒体记者苏凯通讯员杨文明
  2月11日至2月19日,天中晚报社连续在新蔡问津博物馆开展8场小记者研学活动,天中晚报小记者兴致勃勃地走进博物馆,寻觅新蔡县历史文化印记。
  小记者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展区,一边认真观察,一边认真聆听新蔡问津博物馆馆长李文明的精彩讲解。
  “同学们,有谁知道‘釜底抽薪’这个成语的意思?”“我知道、我知道!”小记者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你们虽然知道这个成语的释义,但是你们见过古人用过的‘釜’吗?”小记者们连连摇头。“这个容器就是‘釜’!”在博物馆文物展区,李文明指着展柜里的一件展品介绍着。恐龙蛋化石、孔子周游列国路线图、泥封……一件件展品吸引着小记者和家长驻足观看。
  “哇,太漂亮了!”古床展区内,当看到一排排陈列整齐的古床,大家无不惊叹。这些是什么年代的床?时间那么久了为什么保存得那么完好?床上镌刻的那些图案有什么寓意?面对小记者和家长们的提问,李文明一一作答。“这些大都是清代和民国时期官宦人家的床,有公子床、婚床等。”李文明介绍,古代人造床大都是榫卯结构,做工精美,结实、耐用。
  孝子坊、金榜传芳坊、攀龙坊……博物馆内复原的明代新蔡县城沙盘,仿佛在静静地向小记者们诉说着她曾经的辉煌。“快看,这里就是我们家当年的位置!”一位小记者指着沙盘惊喜地向同伴说。一柏二石三眼井的由来、孝子坊的故事、张九一的传闻轶事,李文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小记者和家长们讲述着。“新蔡县城在明代的时候是比较繁华的,当时整个县城有22座牌坊,出现的历史名人更是不胜枚举。”李文明说。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扳倒井’吗?”在李文明的指引下,小记者们来到了李家院子景区,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孝文化园在一个个大红灯笼的映衬下映入眼帘。“古代人就是在这里参加科举的吗?”在复原的古代科举考场,小记者们纷纷走进科举考棚,亲身体验了一把“科考”的感受。
  “天中晚报社组织的小记者博物馆研学活动很成功,也很有意义,作为小学生,既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博物馆研学之旅,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更了解了新蔡的历史,这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一位小记者家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