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17日
感恩相遇
    《戛洒三月》。    吕雪珂/绘

  文/吕雪珂
  很早就想画一幅少数民族人物的作品,进入“栗东旭画室”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栗东旭老师的指导下,我创作的《戛洒三月》有幸入围第五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戛洒三月》的素材源于我在云南读研时,在云南的写生、考察时所观所感。生活在红河谷岸的花腰傣完整地保留了傣族先祖对自然与灵魂的崇拜,信奉万物有灵,一直坚守着原始的信仰。如果你在当地生活一段时间,就会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也会对他们人与人、人与自然单纯而美好的生活深深打动,因此,我画的花腰傣并不想把笔墨停留在少数民族奇异绚烂的服装以及介绍性的表述上,也许对于生在繁杂都市的人们来说,他们纯粹天然的人生态度反而会给我们新的启发。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栗东旭老师对我说,一个好的画家除了具备较高的审美眼光、坚实的造型基础和娴熟的表达语言,还应紧跟时代步伐,创作出有特色的、反映时代的作品。
  现在总结这幅作品,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进行构思立意,作画之前,充分了解花腰傣族的风土人情,为此查阅了很多资料,搜集了许多的图片,对花腰傣族的服装款式、服饰图案、首饰等,做到心中有数。其次,确定好题材构思后,就根据题材内容和想法进行构图设计。构图的时候,安排好人物的松紧、遮挡关系,三个人物,姿态不同。再有就是整理线稿,把自己设计的人物形象,用线描的方式表现出来。
  创作这幅作品,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说从开始到完成,经历了人生中最困难的时刻,从线稿、色稿、局部刻画、整体调整等。一遍遍的修改、调整,这期间有过困苦、无奈、焦躁。十分感谢栗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使我在创作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自己的绘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栗老师说过:“那些你熬夜努力的时光,那些你觉得太累站不起来日子,却依然支撑自己的夜晚,那就是梦想的力量。”是的,生活的真谛在于求索,我将继续不懈的追求,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以回报栗东旭老师,回报我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