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太广
我与郑松才相识是于2004年10月,我任市委副秘书长兼政研室主任时,他是工财科科长。郑松才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喜爱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经常在《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天之中》上看到他的散文、诗歌作品。偶尔也在省级刊物如《奔流》《老人春秋》《中州诗词》上欣赏到他的佳作。有着相近的兴趣爱好,我们在一起的话语就多了一些,不仅性格有相近之处,心灵亦有相通之处。要不,他的文集成稿后邀请我作序。当郑松才把他的大作《清泉文集》书稿交给我后,我非常高兴,由衷地祝贺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他让我作序却感到茫然。因为他的文集稿涉及的文体较多:诗歌、散文、诗词、楹联、诗词理论,甚至书法作品都有,真让我勉为其难。为不辜负老朋友的信任和期望,就写几句读后感吧。
其一,多样的体裁和丰富的内容,体现作者广泛的兴趣和高雅的情趣。
郑松才的文稿共分九个篇章,涉及文学艺术体裁的六类,共收录500多首(篇)作品,可以说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且每类体裁都很讲究、很规范。古体诗和现代诗歌有着明显的区分,古体诗讲究押韵、平仄、格律,规则很多。古体诗内部的绝句、律诗、词曲也有明显的区分,做到严格按照每种文体去创作,很不容易。有人说,古体诗是戴着镣铐跳舞,而且还要跳得优美。我认为这个优美就是指诗的意境。古体诗的格律只是一种形式,重要是它反映的内容。诗的内容健康、深邃、悠远,也就是意境好的问题。不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意境好的诗能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耐人寻味,读后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现代诗歌里的《路》《石头山》《蛛网》《海风》《沙雅胡杨》等,词曲中的《画堂春·元旦晨曦》《清平乐·金顶山》《菩萨蛮·月旦评》《采桑子·采棉工》等。那首《卜算子·咏桂》:“萧瑟起北风,桂子知秋意。更喜清凉精神爽,花满香盈地。与菊本相邻,不与花争丽。花小香醇挂树梢,逸雅无离弃。”词阙对中秋桂花赞美有加。虽与菊为邻,不与菊争丽,“更喜清凉精神爽,花满香盈地。”自己不正像那秋天的桂花吗?“花小香纯挂树梢,逸雅无离弃。”作者能用几种不同的文体习作,而且游刃有余。每篇都值得一读,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这不仅反映了作者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同时还反映作者兴趣的广泛和情趣的高雅。郑松才在岗时白天忙于工作,节假日和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文学创作上。乐在其中,自得其乐。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那些有生活目标的人,才能把时间利用得最有价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500多首(篇)作品,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靠平时的勤奋,点滴的积累,聚沙成丘。在习作过程中,自身得到娱乐陶冶,而且还娱乐陶冶他人。从文稿的末篇看,有收录好友书写他的诗词的书法作品,也有他自己近期的书法习作。可以看到郑松才兴趣广泛,又在向书法领域进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他会在书法方面取得新的成就。
其二,回忆家乡往事的一些作品和朋友之间的唱和作品,体现了作者的家乡情怀和纯真的友谊。
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家乡经历和记忆,总是美好的。乡愁是个永恒的主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是年老愈加怀念过去的生活。郑松才的散文和现代诗歌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家乡为题材的,如散文里的《田野乐园》《校园钟声》《家乡水塘》《故乡村中的那条路》《泥土香》《一碗鱼汤》等;现代诗歌里的《老农》《院子里的那棵石榴树》《慈祥的泪水》《打捞那段时光》《父老乡亲》《小溪》等。这些诗文浓郁深沉,如沉年老酒,细软悠长。他考上大学离开家乡虽然已40多年了,但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村一路、一沟一田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家乡父老脸上的皱纹仍镌刻在作者的内心深处。
在唱和诗稿里,共收录100余首郑松才与朋友的唱酬赠答作品。有的是他赠送给朋友的诗作,如《迎新春赠王敏叔》《访老王岗赠马威》《题天中山牡丹园赠华丽》《金秋登高赠崔总》《题高洋店大舞台赠郑健》等;有的是朋友赠或唱和郑松才的作品,如德佑、李伟、连国营、刘音、郑健等分别步韵和郑松才《雨中观荷》、刘汉生和诗郑松才《冰雪夜读》、韩凤龙步韵和清泉《再题悟颖塔》、魏世龙韵和清泉《采桑子·寻梅》等。唱和诗是诗友们相互酬赠的一种形式。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处处体现着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质化庸俗化,纯真的友谊被利益化所取代,有人认为朋友之间已经很少有真正的友谊了。淡漠和冷漠取代了纯真和真诚。当读到这部分作品时,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真诚的时代,原来朋友之间还有一方净土,如荷也好,如梅也好,高洁而纯净,朋友之间共享着真诚的友谊。这一份唱和赠酬,是发自内心的咏叹,是精神世界的共鸣。
其三,深入实际、亲临其境的采风作品,体现了作者扎实的作风和对生活的热爱。
郑松才在《律诗》和《词曲》两个篇章里,多数作品都是深入到实际的采风作品。如《律诗》篇里的《赞蔡洪坊》《题象河白果树》《赞黄山口扶贫项目开工》《秋游淮河感记》《题辛店欧阳修墓》《万冢采风记》《题首届棠河植酒节》《秋登盘龙山》等。又如《词曲》篇里的《浣溪沙·太任石》《清平乐·金顶山》《鹧鸪天·竹沟》《采桑子·天中山生态园赏牡丹》《卜算子·新蔡东湖》《采桑子·喜来顺》《长相思·孤山冲》《醉太平·豫坡酒厂采风》《鹧鸪天·高邑王湾村》《鹧鸪天·阳丰新农村》《鹧鸪天·万冢敬老院》等。他在2019年秋深入遂平阳丰乡的采风作品《鹧鸪天·阳丰新农村》:“宜住园林景色幽,青丛整洁立高楼。舞台敞亮裙飘动,庭院深深梨果收。花灿烂,鸭浮游。小桥流水泛槎舟。乡风世俗新时尚,幸福姗姗愁苦休。”用深情的笔墨描绘了新农村的美景,呈现出一幅动态画面,不仅环境美,精神文化生活,乡风世俗也都有了新变化。
郑松才的诗词作品,来源于生活,内容反映现实,使得作品有血有肉。他自从2015年初接任驻马店市诗词学会会长以来,经常带领诗友们深入到乡村、企业、景区等,开展采风活动。企业改革改制、乡村治理振兴、景区历史文化,都在他的作品里有所体现。文学根植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不是没有内容可写,而是有很多内容可写,那就看你的创作方法创作思路着眼点了。生活需要文学,文学也需要生活。只有根植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才使作品有新内容。郑松才带着感情,就是带着关注群众生活、关注群众所思所盼、关注乡村变化,带着热情深入到火热的斗争现实,亲临其境,感同身受,其作品也就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其作品也就会被更多的人赏读。
其四,作品的正能量,体现了作者身退心不退的赤子情怀。
深入读读郑松才的《清泉文集》,就会发现有一部分作品是讴歌祖国和党的,如《参观中共一大旧址》《七律·观国庆七十周年阅兵》《南昌起义军旗举》等。在《七律·国庆七十周年感赋》一首诗中写道:“金秋十月喜连连,歌舞河山举庆欢。挥走那年垂泪史,迎来国梦复兴圆。空天利器神威显,陆海蛟龙灭匪顽。自信启开尝试路,雄心引领大同观。”作者怀着喜悦的心情,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翻天覆地的变化,讴歌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在《词曲》篇章里,运用多种词牌填写新时代祖国发展变化的新内容。如《西江月·三姑娘》《水调歌头·建军90周年志感》《鹧鸪天·延安颂》等。在《画堂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一阙中:“群贤国是论商中,百年总结颇丰。喜看南北尽旗红,舒展迎风。决议千言厚重,深研苦下真功。挑灯夜读伴诗翁,领会融通。”作者不仅研读了六中全会精神,还写出了学习心得体会,真是身退心不退,红心向党。他的词曲《太常引·红船碧波歌》,在2021年河南省委老干部局组织的纪念建党100周年征文活动中,获得三等奖。他的《风入松·杨靖宇将军》词曲谱成后,参加河南省文联、河南省作协、河南诗词学会联合组织的征文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在《现代诗歌》篇章里,那首《遨游太空》,作者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形式,抓住神十升空这一机遇,形象生动地抒发了嫦娥奔月、遨游太空中华民族梦寐以求飞天梦的实现。在建党100周年之即,作者饱含激情写了一首《火红的七月是你的生日》,其中一段:“七月 要把整个中国红起来/你看 两弹一星 南极考察/嫦娥奔月 深水蛟龙/产值翻番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红旗插遍/都是七月那把火的点燃。”作者长期接受党的教育,内心充满对党和祖国的深情厚谊,才写出咏党爱党的闪光诗句,体现了一位退休老党员的赤子情怀。
我对郑松才《清泉文集》书稿的阅读,仅仅局限于表面,只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希望该文集出版发行后,读者能够在欣赏中阅读,在阅读中提升自我。同时,也希望作者在已经开掘的文学艺术园地里,深耕细作,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词文章,丰富文苑,繁荣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