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静
春风不燥,阳光正好,空气中流动着青草和花香。沿着文明大道一路向北,正在扩建中的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焕发新活力,用明亮的目光迎接着每一位到访人探寻的目光。
关王庙,史载三国时期名将关羽携兄嫂离许都(今许昌)去古城(今汝南)寻找刘备、张飞,路经此地,惩治乡霸,开仓放粮,百姓感恩戴德,赠以当地酿造酒流烧酒,并修庙纪念,敬为关王,遂得名关王庙。千百年来,在当地,不仅关公的故事家喻户晓,关羽“忠勇仁义”的品格也烙进了群众心里。
斗转星移,千年的历史在指缝间流过,几度浮沉,关王庙俨然褪去了昔日的风采,在岁月的变迁中默默追忆旧时光。
春天的风轻柔地拂过,一年一年,冬去春来,属于关王庙的春天在哪里?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原隶属于遂平县的关王庙划给了市开发区。2012年,开发区政府开始对关王庙街进行整体规划和改造,关王庙不但旧貌换新颜,更因它厚重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各界人士。现在的关王庙街道多了,街灯多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跟上了。
仁和街、关公路、玉泉路、汇合路……就这样,跟着心情漫步在每条路上,走着,看着,听着,想着,张开梦想的翅膀,在每一栋建筑、每一个广场、每一座亭子、每一片绿叶、每一朵花开里寻找真实的自己,触摸春天最温暖的阳光。站在被风吹过的街道,心里叹然:春风十里不如你!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夜色下的关王庙街与白天相比,犹如一个化了妆的女子,是另一番模样。街东头的樊粹庭广场上人头攒动,一段段精彩的豫剧演唱不时引来阵阵喝彩。各色灯光、音响交织在一起,让夜的色彩妩媚而风情!大人、孩子、老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
有“现代豫剧之父”之称的樊粹庭是关王庙潘庄村人,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副主席等职务。听老人讲,樊粹庭家里经营着不少产业,算是那个年代的富家公子。1929年,樊粹庭河南大学毕业后,因酷爱戏曲,应邀在河南民众师范担任戏剧课教师。后来,他成立了豫声剧院,专心致力于豫剧事业。他先后创作、改编剧本58部,让豫剧成为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
家乡人民不会记忘记他,豫剧爱好者更不会忘记他。如今,潘庄村和关王庙街分别建有以樊粹庭为主题的纪念馆、公园、雕像等,文化墙上各类豫剧脸谱、樊粹庭简介随处可见,不遗余力地向当地和来到此地的群众讲述樊粹庭的故事,倾听豫剧,感受豫剧,让豫剧进一步深入人心。
经过多方努力,2018年、2019年,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驻马店市先后被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授予“河南豫剧之乡”和“河南戏曲之乡”称号。目前,投资200亿元的关王庙“豫剧小镇”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如今,弘扬传统文化,传播豫剧文化,已经扎根在关王庙以及驻马店人心里,让这里因豫剧而出彩,因豫剧而繁荣。2019年,黄河戏剧节永久落户驻马店,全国各地的戏曲爱好者和剧团汇聚驻马店,唱响戏曲好声音。2020年,在第九届黄河戏剧节上,大型现代豫剧《樊粹庭》在驻马店市国际会展中心上演,赢得赞誉一片。位于开发区的驻马店市实验中学也将“戏曲进校园”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融入日常,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挑战吉尼斯 万人同唱豫剧”更是将豫剧文化全面深入地普及到家长和学生的心里。
随着开发区的深入推进开发,以关王庙街为中心,兴建了人民公园、第五人民医院、养老康复中心、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驻马店农业学校、黄淮学院医学院,大牌房地产碧桂园、建业、置地等也强势入驻……一夜之间,各类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关王庙悄然成了投资、宜居的好地方。
春天就这样来了,在时代的转角处悄然划开一个弧度,将层层绿意撒在关王庙的大街小巷,田野村庄,群众的笑声在春天回荡,群众的笑容绽放成了春天最美的花朵,春的号角也将幸福的日子越吹越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