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5日
学骑车
  文/吕云茹
  自行车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是一种最低档的交通工具,但对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农村人来说,却是一种奢侈品。
  20世纪70年代,由于许多家庭生活条件逐渐好转,自行车渐渐进入百姓家庭。银灰色的标志注明了它们的籍贯,凤凰、永久牌的产地是上海,飞鸽牌的产地是天津,还有沈阳生产的白山牌等。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永久、飞鸽牌的,那是名牌啊。
  我学骑自行车是在上高中的时候,那时的高中还是两年制。因为父亲在县城的教育部门工作,听说可能要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的春天就让我去县城里的高中上学。
  县城离我们家30里地,每次上学都是父亲用他那永久牌的二八型加重自行车带着我,再带些吃的用的,每周日下午回县城。平坦的路还好骑点儿,如果遇到上坡或刮风的天气,父亲蹬车就很吃力,遇到下雨天,更难走。如果赶上下大雨,父亲干脆把自行车扛起来走。每当此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
  那时学骑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特别是对女孩子来说,车大人小,且还都是直梁车。其间不知摔了多少次,双膝受伤、脚被崴是司空见惯的事。这样练了十多天,我还是不敢上座骑,心里特别着急。
  二哥自告奋勇教我学骑车。一天吃过早饭,二哥把车推到我们村西面的一个场地上,都是村里的打麦场。先把我扶到高高的车座上,然后在后面死死抓住自行车后座,一声令下:“蹬,往前走。”我目不转睛地低头看着自己的脚下,手脚配合不好,左右平衡也掌握不稳,真是顾上顾不了下,顾左顾不了右,紧张得手心冒汗。围场地转了一圈下来,学车的人惊恐万状,教车的人累得气喘吁吁。
  就这样,二哥扶着车后座,一圈一圈地转,一遍一遍地鼓励我说:“扶稳把握着闸,紧急情况把闸刹。挺起胸抬起头,使劲蹬着往前行。”一圈、两圈、十圈、二十圈……不知转了多少圈,二哥在后面悄悄松手了,我自己能骑着跑了。我呼喊着、雀跃着,觉得像刚出巢的小鸟一样自由。
  几十年过去了,闲暇之时想起少年往事,最难忘的还是初学骑自行车的趣事以及我那至亲至爱的父亲与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