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8日
旗袍文化令她痴迷
    康爽

  文/图 全媒体记者 康国富
  和煦的阳光透过橱窗洒在地板上,把店内一百多件做工精美的旗袍映衬得更加璀璨。
  一件绿色的旗袍,上身搭配一件黑色马褂,浑身透着知性与清丽,康爽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
  “呀!你也姓康?真巧。”康爽笑着把记者证递还给记者时笑着说。一壶红茶、一把坚果、一个微笑,这样一个舒服的环境下,27岁的康爽带着记者走进了她的旗袍世界。
  康爽的工作室位于久隆茂购物中心附近的两间门面房内,没有华丽的装饰,几个假人模特穿着古典和现代改良的几款旗袍,看着匀称合体,另外,在衣架上还挂着几十件成品,这些是她和工人手工制作旗袍中的“代表作”,以便向来访客人展示。
  “起初学做旗袍就想着靠手艺活赚钱,谋求一条生路吧。”谈起为何与旗袍结缘,康爽坦诚地说。来自上蔡县东岸乡的她15岁考入驻马店财经学校。“当初学的就是服装专业,一晃12年过去了。”康爽说,她18岁离开家乡,到江苏一家服装厂实习,当了一年多学徒。
  除了学做旗袍,康爽还学会了做唐装、风衣、西装、连衣裙等。在她看来,当学徒的这段时间,苦涩中有着快乐,“当时没什么经验,也不会量衣服,就只能照着做,感觉哪里不合适,也只能自己琢磨着总结经验,下次改进。”
  很快,康爽就迎来一段特殊的岁月。“没想到吧,我不到20岁就创业了,是不是觉得我很能干?”她略有些兴奋地说,2016年,她和朋友合伙在市区开了一个小服装厂,生意还不错。但经历一年多时间的运作,这个涉世未深的小丫头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太有限了,“我还得继续学习,不能当一个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她毅然关掉小服装厂,独自一身前往“魔都”——上海去继续学习。
  “在上海的那两三年,是我最累也感觉最充实的时光。”康爽说,也是在那个时候,她才真正了解旗袍的制作工艺和流程。为了多学手艺,康爽一个人要干八九个工艺,设计、打版、盘扣……
  康爽告诉记者,在过去,一个裁缝就可以把量体、缝制、盘扣等所有工序做完,甚至直接在面料上开做。如今,人们对衣服的讲究程度远远超过从前,制作也越来越复杂。旗袍不仅要有手工版,为了追求精确,还要有电脑版。量体裁衣,开版的好坏直接影响上身效果。流水线上开一个版,可以生产几千甚至上万件衣服。但定制旗袍,一件衣服就只有一个版,一个客人一个版。
  “为什么要想到做定制旗袍呢?旗袍的销路不是很窄吗?”记者不解地问。
  康爽介绍,驻马店市区喜爱旗袍的大都是30至50岁的女子,每个人的身材不同,“旗袍特别能显出美好的身材,但如果选衣不当也特别容易把身体的缺点显现出来,这个时候就得用心思了。许多女性偏爱穿旗袍,是因为旗袍可以‘藏肉’。”康爽冲记者诡异地一笑。
  一件旗袍如何做得凹凸有致呢?对康爽来说,挑选面料和量得合体是门学问,尺寸要量得细,颜色、绣花要挑得好。“看到客户样貌身形后,我会建议几种我觉得合适的颜色,客户还得喜欢。”她告诉记者这就是做旗袍的“灵感”,遇到不同的客人,会根据顾客的胖瘦高矮、容貌气质,挑选大花小花、颜色深浅等,有时候一朵花居中和居右,呈现出来的气质效果完全不同。与做普通衣服不同,仅量尺寸这一步,一件旗袍至少得量上二三十个部位,需要量得特别细致。“比如一只袖子,我就得量袖中、袖口、袖上部三处,以确保尺寸得当,穿得合体。”康爽边说边比画着如何度量。
  康爽所说的合体其实就是定版型,更通俗点讲就是让旗袍的样子“跃然纸上”。“版型定好之后,就要看‘归拔’得好不好。”她向记者解释,“归拔”是做旗袍的专业术语,凸出来的地方要归进去,凹进去的地方要拔出来。“这也正是旗袍制作的魅力之所在。旗袍有时归拔得不好,开衩就会裂开来,不平整。”旗袍开衩打开了中国服饰的性感之门,这种显而不扬、含而不露的设计,让中国女性婉约含蓄之美得到了舒展和释放。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康爽一语中的,讲出了做旗袍的精髓——“归拔”。
  “你当初是怎么笃定要去做旗袍定制这个生意呢?”记者问。康爽表示,旗袍作为最能体现东方女性美的经典服饰,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将女性贤淑、典雅、柔美、清丽、妩媚、高贵的气质和风韵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在很多年轻女孩,喜欢穿汉服上街,这也是传统服饰文化的一种传承。
  “旗袍虽然形成于民国时期,但它所蕴含的是中国人的含蓄、包容、简约,在灵动曲线与传统典雅之间能找到迷人的临界点。如今,定制旗袍仍然是许多女人的最爱,它将女性服饰史上最华彩的风姿绰约和精气神韵穿越时空带回到今天。”康爽表示,有不少亲朋劝她改行,毕竟定制旗袍是个比较冷的行业,但都被她果断拒绝,“很多东西,是需要坚持的,旗袍已经不是服装的名词,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坚持。”
  康爽说,一件普通旗袍制作一般得花三五天时间,碰上要求稍高些的客户,做工复杂的,得花上十几天的时间。“每次,当客人穿上定制的旗袍从更衣室走出来,她那种略带羞涩又很满意的笑使我特别有成就感。”康爽表示,她会继续浸润在旗袍世界里生活,岁月无情,美是一种态度,关键是我们的心态要足够从容,任何年龄都是人生的一种过程,坦然接受就会更加应对自如,这是人生的智慧,喜爱旗袍的人
  都懂得。
  相关链接
  旗袍,又称褀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旗袍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旗袍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1929年,当时的国民政府颁布了《服制条例》,将汉女传统袄裙以及旗袍定为了女子礼服。
  20世纪50年代后,旗袍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期间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