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润芝,驻马店市第二十四小学教师。中小学二级教师、开发区优秀班主任、开发区优秀德育课教师。获得开发区优质课一等奖、市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她所带班级先后获得书香班级、文明班级等荣誉称号;辅导的学生在省、市、区级书法以及机器人大赛等活动中多次获奖。
如何提高复习课效率
众所周知,练习课比新授课难上,复习课比练习课难上。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更不同于练习课。它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本文将从理、联、练、延四个方面结合自己在总复习中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以我讲授过的公开课《平面图形的面积》为例。《平面图形的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中的内容,它是将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的面积组合在一起的整理复习课。
理——知识再现
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和练习课,是因为复习课需要让学生再现旧知,需要激活系列旧知,更需要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要对本节课所需要复习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回顾和再现,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梳理。
课前,我让学生提前自学、预学、导学,并通过导学单,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整理知识点的情况,选择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学生分别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出发进行了整理,并通过思维导图和智慧树等方式把知识点之间建立起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我们都是把一个新问题转化成以前学会的旧知识,从而解决新问题,再次渗透转化思想。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为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感悟和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做铺垫。
联——沟通内在
复习课更需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让学生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所以在学生自行对旧知识进行初步的整理后,我带领学生又换了个角度,继续观察这几个平面图形,运用信息技术和极限思想将梯形的上底不断延长或缩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学生又有了新的发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把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了内在的打通。
练——提高能力
从知识到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次飞跃,复习课不仅要对知识进行梳理,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我特别注重能力的建构与应用。学生在初步整理并找到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后,我让学生进行初次应用:从最基本的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出发,分别用割的方法求和、用补的方法求差、用平移的方法灵活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然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练习题的设计充分关注了学生能力的形成与建构。
延——发展思维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通过复习课,我们应该让学生由知识上升为能力,由能力再上升为思维的发展,进而发展数学思想,形成数学素养。这节课上,无论是在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还是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中的多种方法对比,以及问题解决中用不同方法求草坪的面积,都注重学生相关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拓展。这样,既关注了知识系统“承重墙”的稳定,又关注了知识之间“隔断墙”的打通,学生获得的是结构化和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的是灵活性和关键性的能力,发展的是必备性和综合性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