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峰的父母展示儿子的革命烈士证书。
砖桥村现任治安主任王洪向记者讲述当年事发情况。
李玉的爱人和儿子展示李玉的革命烈士证书。 文/图 全媒体记者 许伟
两张薄薄的烈士证明,历经28年的时光洗礼依旧鲜红,见证着两位烈士的凡人壮举;一本厚厚的《英雄谱》,封面黄底红字,记录着那场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
时光留痕,遂平县沈寨镇砖桥村“英雄民兵连长”李学峰和民兵李玉两位英雄的名字在天中大地久久传唱。
岁月无声,昔日英雄用生命和热血守护的乡村田野,如今平安富饶,人们生活幸福安康。见义勇为,勇斗歹徒,誓死守护乡民生命财产安全,李学峰、李玉用壮烈的牺牲书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壮歌。
子夜枪声 1995年10月29日子夜时分,遂平县沈寨镇砖桥村,一声沉闷的枪声惊扰了乡村的宁静。人们急忙穿衣起身,漆黑的夜色中,几盏手电在砖桥村民兵巡逻队员的手中忽明忽暗地照着,狗叫声此起彼伏。
“抓贼呀、抓贼呀……”担任当晚巡逻打更任务的王栓柱、李坡两名民兵率先发现了歹徒的身影,他们一边追赶歹徒,一边大声呼喊。
原来,当晚一个盗抢犯罪团伙流窜至砖桥村。他们带着自制的刀枪进村,偷了3户村民的家禽后,被巡逻民兵发现。
歹徒们听到喊声后,迅速朝村东头方向逃跑,李坡和王栓柱边喊边紧追不舍。当追到距离村200米左右的麦地时,歹徒们突然停下脚步,一名歹徒回头朝着身后约10米处的李坡打了一枪,并凶狠地叫嚣:“再追就打死你们!”
子弹擦着李坡的肩膀飞过。这时,另一名歹徒从地上跃起,举起钢叉向王栓柱刺过来。王栓柱闪身躲过,随即举起手中木棍向歹徒反击。一歹徒挨了一棍,向同伙大喊:“打着我了,快过来,把他们往死里打!”这时,李坡和王栓柱才发现,这伙歹徒至少5人,他们带有枪支、钢叉、匕首等凶器。眼看有被包围的危险,李坡和王栓柱相互打了个招呼后往村里撤退。
当晚的情形印在了砖桥村村民李海、赵秀云夫妇的脑海里。作为那场事件的亲历者,5月17日,今年62岁的李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那时外出打工已经流行,由于麦子已经播种完毕,村子里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出去打工了,那些歹徒也许正是瞅准了这一点才敢如此猖狂。
“还没等我出门,听到枪声的学峰已经站在了门前。看到情况紧急,他又喊来吴海南、吴领等民兵,在我家进行了简要的任务布置。”李海介绍,“学峰当时是村治安主任、民兵连长。他是个热心人,平常谁家有事他都会出面帮忙。”
血洒乡村 就在李学峰向他们布置任务时,从不远处的李坡家里传来歹徒的狂叫声:“出来!如果不出来把房子给你们炸了,把你一家全打死!”紧接着听到李坡在屋里高喊:“抓坏人!抓歹徒!”同时听到一声枪响。很显然,自觉吃了亏的犯罪分子要狗急跳墙,报复民兵队员。
李海说:“当时李坡已经被坏人堵到了屋子里,随时有丢命的危险。”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李学峰镇定自若,他对在场的几名民兵说:“情况紧急,我们分头包抄过去,一定要抓住他们!要是这一次让他跑了,他们还会有下一次。我带头,你们跟上。”说罢,他拿起墙边的钉耙,带领李海、吴领向李坡家跑去。
正当李学峰接近李坡家屋子,高举钉耙扑向犯罪分子的时候,藏在暗处的一名歹徒把罪恶的枪口对准了他。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李学峰倒下了。倒地后,他对李海说:“我不行了,你赶快叫人抓罪犯……”
这时,从西边包抄过来的李玉、吴海南、吴西山和另外几名歹徒短兵相接,凶残的歹徒向他们举起匕首、钢叉,吴海南被一名歹徒当场击晕。
此时,两名歹徒凶残地攻击李玉,李玉毫不畏惧,以一敌二。歹徒用刀子向李玉身上猛刺,一刀、两刀……李玉浑身是伤,血流如注,他大声呼喊,抓住歹徒不松手。这时,一名歹徒朝李玉的脖子猛刺了一刀,李玉再也说不出话来,歹徒挣脱后仓皇逃走。
后来,赶到的群众把李学峰、李玉抬上车,送往医院抢救。但由于二人伤势严重,失血过多,抢救无效牺牲。
思念的泪
“谁都想不到,学峰和李玉会这样离开我们!”砖桥村现任治安主任王洪惋惜地说。
李学峰和李玉与持枪盗贼英勇搏斗牺牲的消息传出后,全村男女老幼无不为之悲恸。殡葬那天,方圆十里八村的3000多名群众自发前往送葬。
常年和李学峰一块巡逻打更的一位民兵泪流满面地说:“如果能让学峰活着,就是让俺替他去死俺也愿意。”县、乡、村领导干部也都为失去这位好民兵连长而深感痛惜。李学峰和李玉倒下了,但砖桥村的父老乡亲永远不会忘记乐于助人、体贴关护他们的英雄。
1996年8月,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决定授予李学峰“英雄民兵连长”称号;1996年12月,李学峰和李玉被国家民政部同时批准为“革命烈士”。他们为维护社会治安与歹徒搏斗壮烈牺牲的事迹在中原大地久久传唱。
“学峰走那年才26岁,要是还活着今年是54岁。他走那年才结婚两年,孩子刚1岁……”提及儿子的牺牲,李学峰的母亲、79岁的赵翠兰老人眼泪直流。
李学峰的孩子叫李康乐。李雪峰的父亲李彦领说:“孩子的名字是学校的老师给起的,寓意平安健康快乐,这也是我们一家人的愿望!”
在烈士李玉家,记者见到了李玉的爱人宋桂芬和儿子李华生。今年已经70岁的宋桂芬说,李玉比她小1岁,牺牲时41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父亲的牺牲,在当年10岁的李华生心里留下难忘的记忆,他至今能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父亲满身是血,致命处是脖子上的那一刀……”李华生说,“当年的5名歹徒中4名早已被抓获判刑,最后一名前些年才被抓住……”
2011年,在国家公安部门“清网行动”中,遂平县追逃民警几经周折,行程近2万公里,终于将在逃16年之久的杀害李学峰、李玉的命案逃犯郑某抓捕归案。
在李学峰、李玉牺牲后的多年间,政府部门和社会公益力量一直在关心关注着烈士的家人。“这些年公家对我们多有照顾,每年逢年过节都会来看望慰问,我们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说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怀,李彦领老人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伟大时代催生英模精神,英模精神激励广大人民。“见义勇为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平安建设的应有之义。”遂平县见义勇为协会会长李贺宇表示,近年来,遂平县一直高度重视见义勇为工作,涌现出大批见义勇为先进典型。今后要更加关心烈士家属的生活,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推动见义勇为事业不断创新发展,让见义勇为者受尊重、受赞誉、受鼓舞,让见义勇为精神发扬光大,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