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24日
名师大讲堂

  李静波,驻马店市第十一小学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从教二十多年来,秉承着“勤学乐教,敬业爱生,接纳包容”的教育理念,影响教育学生。她工作经验丰富,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整体素质高,多次被评为市级文明班级。她先后获得市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让笔尖轻灵起来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如何使学生的笔尖轻灵起来,浅谈几点拙见。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作家。”但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大多是为了能得高分,去按固有的模式要求学生。既然生活是真实的,作文就应该是真实情感的体验,就要卸掉那些沉重的“枷锁”,放飞心灵,任文字在其笔尖下“流淌”。
  有一位学生在以雪为题材的文章中写出一首小诗:空中飞出白羽片,落在大地白一片。操场洒满嬉笑声,阻碍交通令人忧。这首小诗不仅写出了雪花的形状、颜色和大雪带给孩子们的快乐,更是写出了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学生们有了自己的想法,能让情感真实地流露出来,写作的兴趣提高了,写起来也不会有畏难情绪了。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写观察类作文时,我时常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发现,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
  且看一位学生描写的梧桐树:“树干上有很多突起的小疙瘩,有的像小孩子咧开的嘴巴,有的像老婆婆眯起的眼睛,还有的像握起的小拳头……”大多数学生都是写梧桐树的高大粗壮,枝叶茂密,或者是状如伞样的树冠,但这个学生的发现是独特的,所以写出了梧桐树别样的美。
  利用教材 做好读写训练
  教材选入的每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之所以编入教材中,自有其深远的意义。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了解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能从文中学习写作的技巧。以教材为本,抓住每篇课文表达的特点,做好读写训练。
  用好文本的构篇方式。《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课文的总分总结构,《赵州桥》过渡段很突出,这些都可以指导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关注教材中小练笔的训练。《飞向蓝天的恐龙》围绕“形态各异”,用总分的方式介绍了恐龙家族的庞大,分写部分是从不同方面对比来写的。指导仿写时,先举一举生活中的例子,帮学生打开思路再动笔就容易多了。
  利用好每册教材中的习作单元。习作单元每项内容的安排,都指向习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实践。利用好教材,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通过各种仿写训练,达到会写的目的,写作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注重阅读积累 为习作锦上添花
  人们常说“厚积薄发”,学生只有海量地阅读、积累,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坚持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每日不少于半小时阅读,鼓励学生遇到好词佳句摘抄。平时也会利用边角料时间,有目的地选择名言警句、古诗词、歇后语等课外知识,让学生们加以理解运用,为写作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