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洪涛
关于笋,尤其是春笋,我是有话要说的。那是一段心灵深处温暖的依偎,更是一段超越亲情与血缘的牵挂。
那天一大早,忘年交老孙送给我一大兜鲜嫩爽脆的春笋,让人心生欢喜,也让人心生爱意。
党校的门卫大爷老孙,是若干年前我儿子上小学时在电业超市接送点认识的。
从最初的点头寒暄到后来的无话不谈。日子如流水,不可细算。去年我儿子上了大学,一转眼,十几年的时光怅然若失,让人好不慨叹。
由于我一直坚持早起长跑的习惯,这与住在我们小区不远早起打扫卫生、整理院子的老孙有了更多的交集。
黎明十分的春夏秋冬,跑步必经的党校大院门口,总能见到老孙忙碌的身影。
哗哗啦啦的扫地声,撕破了夜的宁静,林间树梢的鸟鸣也让人倍感清新与从容。勤劳质朴的老孙和老伴,就这样守护着这个原来是街道办事处机关,现为党校即行政学校的大院子,在时光的柔波里,沐风雨、嗅花香,静享人间安好。
和老孙聊天得知,他是老三届高中生,也是当时的文化人,走南闯北做过生意,有着深厚的阅历。
老孙言语风趣,侃侃而谈,聊他18岁高中毕业后在村里当队长的经历,聊他在郑州、武汉做生意要账时的无奈和心酸。
每年春暖花开时蔬鲜时,老孙夫妇总毫不吝啬地和学校的老师及众邻友分享,他们的佳话被多方传扬。
虽然大家心比天高,但现实毕竟比纸还薄。老孙也一样,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生意没做明白,钱也没挣几文,后来还落下了一到刮风下雨天,腰酸腿麻的毛病。
这些年好了些,老孙的孙女上了高中。平时,老孙闲下来就给附近的厂矿、企业、公司、单位送桶装水,贴补家用。
走过风雨不言苦,历尽霜雪不低头。一节一枝总坚挺,最是人间好风景。这,不就是竹的品性吗?竹性尚如此,人皆可效之。
如今老孙年近70,身体还算硬朗,身边的老伴还是那样的和蔼慈祥,犹如我的父母,与人为善,暖心日常。
手中的鲜竹笋说来珍贵,又似乎在老孙夫妇眼里稀松平常。可那一份真挚的情谊,让人没齿难忘。我们非亲非故,仅是点头之交,却彼此把对方放在了心上。
这岁月,常新。这人间,明亮。走过风雨四季,年年雨后的春笋成了记忆中爱的模样。
思之常暖,捧之安详。新岁又至,昨日闪光。老孙夫妇,祝你们一生福寿绵长。你们的善言良德,是我们晚生学习的榜样。
大道至简,人生高光,春笋,墙角那一簇簇破土而出的新生命,迎着晨霭,发出璀璨的光芒。
竹品笋意,做人何不该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