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9日
我的岳父
    年轻时的何留栓。

    遗物体现出何留栓对党的无限忠诚。

  文/罗峰
  我的岳父何留栓,1963年入党,今年整整60周年党龄,2016年和2021年分别得到了河南省和中央颁发的两块50年以上党龄的荣誉纪念章。这两块金光闪闪的纪念章,岳父总是拿出来擦了又擦,看了又看。他说:“我只是一个最基层、最普通的党员,党却给了我无上的荣誉。我很感动,也很自豪,但我距党的要求还相差很远……”
  2023年5月31日,岳父因病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81岁。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我们打开了他一个上锁的大箱子,箱子里一侧有一个裱满毛主席徽章的相框,下面是一捆捆各种文件、信件、证件、工作笔记以及各个时期的党章。另一侧有一个算盘(上面写1961年何留栓自买),算盘的下面是一本本他任当时大队干部时的各种账目及明细账单。几本厚厚的因霉变而发黄的工作笔记里,密密麻麻记录着对各级政府政策的解读和感悟,以及如何能更好地在广大干群中传达和落实党的方针和政策的工作心得。在任大队干部的十几年里,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走村串户。全大队几村几户几口人家,他都了如指掌。他热爱党,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各种账目一清二楚。他常说:“虽然我们是最基层的党员干部,但同样是‘顶天立地’式的人物,党中央顶天,我们基层干部立地,把基层工作做好。”
  1977年6月的一天,他最疼爱的长子不幸遇难,年仅15周岁。痛失爱子的他,精神上受到一些刺激,在此后不久去大队开会的途中,又不慎骑车摔倒,腰部受伤,几近瘫痪。他躺在家中,精神消沉,一度失去生活的信心。据岳母讲,整整18天,他不思茶饭,上级领导了解情况后,登门送来了党组织的关怀。岳父悔恨交加,泪流满面,连夜写了整整五页的检讨书交给了党组织。
  在他的遗物中,我们找到了检讨书的草稿。他写道:“我是1963年社教运动中入的党,已经是一个老党员了,虽然从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离党员的标准还相差甚远。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受到多大的打击,都不能动摇理想和信念……”
  岳父任大队干部期间,非常重视军民关系。当时有部队驻扎在岳父所在的邓庄大队。每逢建军节,他都会组织当地干群给部队送西瓜慰问,春节送年货慰问,部队干部战士也在农忙季节帮助当地群众抢收抢种。
  每次慰问,部队会举办隆重的欢迎仪式,岳父都写了满满两页的讲稿。当地群众说,岳父有知识、有文化,讲话水平高,声音洪亮。每次讲话结束,现场都掌声雷动,经久不息,非常鼓舞人心。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当地有些群众在部队演习区域内开荒种地,遇到演习,庄稼难免被损坏,影响了军民关系。岳父知道后,总是上这些村民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说:“没有强大的军队,哪有强大的祖国?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今天幸福的生活?”在岳父的遗物中,我们找到了一封封慰问信和感谢信。
  虽然痛失长子,但他对子女的教育丝毫没有放松。他说,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要助人为乐,先人后己,注重搞好邻里关系……这些都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市肉联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岳父的小儿子当时在那里打工也受了伤。听闻消息后,岳父坐卧不安,一是怕儿子有不测,二是怕儿子趁乱做出不法之事,立即写信问儿子的安危,同时告诫儿子要实实在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小儿子收到信后,时刻牢记父亲的教诲,至今还保留着那封信。
  在岳父病重期间,子女们商量着要给他土葬。岳父知道后,用喘息、间断而又微弱的声音说:“我是有60年党龄的老党员,哪能偷偷摸摸土葬?要光明正大地响应国家政策。”同时嘱咐子女把他平时攒下的零钱整理一下,交最后一次党费,这就是一位基层老党员的最后遗愿。
  岳父常说,热爱党,对党忠诚,不能只挂在口头上,要用心铭记,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打开岳父保存的每一页讲稿和工作笔记,我们都会发现,字里行间分明记载着一个廉洁奉公、一心为民、对党忠诚的基层党员干部平凡而又伟大的光辉形象。
  致敬岳父!愿岳父一路走好!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