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孜娜(左)和付怡瑄(右)合影。(资料图片)
付怡瑄和班主任。
付怡瑄 文/图 全媒体记者 许伟 郭建光
山河相望,豫疆情长。8月2日,中央文明办公布2023年度“新时代好少年”名单,遂平县的汉族姑娘付怡瑄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的维吾尔族姑娘乐孜娜·艾力卡木江双双榜上有名。
从中原腹地到大漠边疆,相距2500余公里的路程,这对“姐妹”跨过千山万水,相识、相知、相惜,她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帮助、共同分享、交流交往、砥砺奋进。9年来,姐妹俩传承优良家风,播撒团结种子,用真心真情共同架起了豫疆少年民族团结之桥,为广大青少年树立了榜样。
一次深情牵手 架起友谊桥梁 乐孜娜·艾力卡木江,2007年8月出生,哈密市第十五中学高二(4)班学生;付怡瑄,女,汉族,2007年2月出生,驻马店市遂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8)班学生。
2014年9月,乐孜娜的父亲艾力卡木江·阿不列孜在遂平县挂职副县长,被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所吸引,同时也被当地群众的热情所感染,与远在新疆的女儿交流后,便萌生了给女儿在河南找一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互交流、互学文化的念头。2015年,在征得女儿的同意后,乐孜娜与当时在遂平县实验小学读书的付怡瑄结为“民族团结手拉手小伙伴”。
乐孜娜的母亲是教师,平时热心公益;乐孜娜的姥爷2008年退休后忙于为邻里调解纠纷、扶危帮困,受到群众的尊敬。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乐孜娜从小跟着姥姥、姥爷长大。2015年,乐孜娜的姥爷与乐孜娜的母亲一同被评为原哈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其远在河南工作的父亲也被评为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乐孜娜,从小就非常懂事,是一个乐善好施、热心助人的小姑娘。
付怡瑄因母亲常年在外地打工,从小跟随外公外婆长大。相同的成长经历,俩人一认识便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姐妹。
交流交往交融 绽放团结之花
乐孜娜和付怡瑄每周都会通过写信或打电话相互问候和了解对方近况。在交流中,你津津乐道讲述红军西路军的英勇事迹,她邀约共同探访大别山的红色足迹;你描绘香甜的哈密瓜果和节日里欢快的“麦西来普”,她分享端午节“吃粽子 划龙舟”传统习俗及河南“豫剧”……
两个孩子在不知不觉的交流交往中,许下了许多愿望:乐孜娜要实地感受艰苦奋斗、人定胜天的“红旗渠”精神,付怡瑄想领略新疆“大漠孤烟直”的辽远壮阔……因付怡瑄经常与乐孜娜分享自己喜欢的诗词美句,乐孜娜也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精心研究唐诗宋词、刻苦练习书法,还计划见面时要与小姐姐一同探讨鉴赏。两个孩子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在学习中互勉共进、在精神上相互支持,2016年两个家庭也结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亲戚”。
互学互助共勉 携手团结共进
2017年暑期,乐孜娜带着家人专程来到遂平县看望付怡瑄。听说乐孜娜一家要来河南的消息后,激动的付怡瑄一大早就在家门口等候。看到乐孜娜一家远远地走来,付怡瑄一家人急忙迎上去。就这样,豫哈两家“亲戚”正式见了面,几双大手和两双小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哈密大枣、葡萄干、哈密瓜……还有乐孜娜精心挑选的《古诗词鉴赏》等书籍,乐孜娜为付怡瑄带来了许多小礼物。两个小伙伴一见面就互相分享各自家乡的见闻和学习情况。付怡瑄向乐孜娜及其爸爸妈妈展示了自己荣获的“学习标兵”“文明礼仪标兵”“河南省文明学生”等各类证书。
几天短暂的相聚后,乐孜娜向付怡瑄发出邀请:“欢迎姐姐一家到哈密做客,我们一起去漫步新疆草原、品尝新疆瓜果。”2018年暑期,在乐孜娜的邀请下,付怡瑄和父母及外公外婆5人来到哈密参加“豫哈融情手拉手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他们看望在哈密的“亲戚”,参观了乐孜娜的母校,与乐孜娜的老师和同学座谈,去了美丽的巴里坤大草原、白石头风景区和魔鬼城,参观了哈密博物馆和西路军进疆纪念馆等地。
就这样,两个孩子每年都会相聚,还一同参加了2019年的“豫哈青少年夏令营”。当年已12岁的俩姐妹情深意切,牵手共同领略豫哈文化盛宴,姐妹俩的民族团结故事在一同参加夏令营的小伙伴之间广为流传。
付怡瑄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与参加夏令营的几百名青少年一起共唱《我和我的祖国》,让我们心中的爱国之情更加浓烈,还一同参观了二七纪念塔、河南省博物院。我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当今的和平盛世来之不易。”
如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两姐妹均在高中发奋读书,并约定将来考取同一所梦想中的大学,姐妹俩立志为共同的梦想一起努力。
9年间,民族团结的种子早已在俩姐妹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她们怀揣同一个梦想,共同唱响民族团结之歌。姐妹俩遇到生活或学习困难的同学,都会伸出援手,还会互相鼓励分享。
在付怡瑄的高中班主任李嘉豪眼中,付怡瑄是一个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在同学眼中,她是一个上进心很强、愿意付出的好伙伴。
在姐妹俩的同学、老师及邻里的眼中,她们是学习的榜样、是得力的助手、是友爱的使者。姐妹俩的友爱之花在豫疆两地各自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