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种植基地里郁郁葱葱。 文/图 全媒体记者 陈文科 通讯员 贺志勇
近日,记者走进平舆县东皇街道蔡营社区众耕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生姜种植基地,一股生姜特有的味道扑鼻而来,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姜苗长势喜人。“今年生姜长势好、结得多,我们都是订单种植,不愁销路。”该合作社负责人裴亚洲高兴地对记者说。
“现在生姜进入了管护期,合理用药施肥是种出良种姜的一大法宝。”裴亚洲介绍。
裴亚洲曾外出务工多年,小有成就后有了返乡创业的想法。
2020年初,裴亚洲看到邻村生姜种植户正在对生姜晒种催芽,一问才知道,小小的生姜竟然是宝贝疙瘩。裴亚洲动心了,立即行动,一边向本地的生姜种植能手学习经验,一边积极咨询外地最新生姜种植技术,了解销售和收入情况,做到心中有底。
2020年3月,裴亚洲奔赴山东省昌邑市,半年里,从生姜育苗栽培、地块选择、施肥方法到病虫害防治、定植方法、收获方法等,熟练掌握了生姜种植的整套技术。在签订好生姜种植技术提供协议及生姜回收协议后,裴亚洲回到家,准备大干一场。
“2021年春天,我先在自家和亲友的40多亩地里试种,按照学习的方法进行种植和管理。到10月底生姜收获后一算,每亩收入1.8万元左右。”说起当时的情景,裴亚洲依旧兴奋不已。
“2022年,我又流转土地种植了60多亩生姜。乡亲们看到种姜收益不错,纷纷要求种植。他们按照我的方法进行种植和管理,一季下来,每亩净收入近2万元。”裴亚洲开心地说。
2023年1月,裴亚洲联合本村及周边的28户生姜种植大户,成立了众耕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生姜种植、生姜销售。社区的脱贫户、监测户种植生姜,裴亚洲先给他们垫资,待收获后再结算,解决了他们想致富而资金不足的问题。
“以前,生姜种植主要为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多为小面积零星种植,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现在,整地、开沟、起垄、培土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还有水肥一体机,通过可控管道系统给生姜供水、供肥,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方便多了。”裴亚洲信心满满地说,“这也为我们成立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基础。”
“2022年,蔡营社区生姜销售收入900万元,除去成本,每亩有近2万元的收入,并且土地流转金比其他合作社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蔡营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影说。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裴亚洲选准了生姜种植这一产业,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带领乡亲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