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云在平舆县革命老区纪念馆魏金芝事迹展板前宣讲烈士的事迹 (上接A5版)
豪气干云,壮烈牺牲
为宣泄对革命的巨大仇恨,匪徒们拿出4条粗大的绳索,分别勒住魏金芝、闫满良、魏久元、赵金山的脖颈,勒紧他们的双臂,然后背缚过去下死劲儿向上提拉,直到捆得结结实实才罢手。接着,众匪徒轮番挥起皮鞭,劈头盖脸地向他们打来。粗大的绳索勒进了他们的肉里,疯狂的皮鞭在他们的脸上、身上留下一道道血痕。他们默默忍受着,紧闭双唇,怒目而视,展现出革命者的浩然正气!
就在这时,我三叔魏明星和魏自彬、魏明堂、魏珠等4名村民赶了过来,纷纷向匪徒们发出斥责,坚决要求他们放人。刘长斌、韩振文气急败坏地命令匪徒:“把这几个不知死活的家伙都绑了!都杀了!”这4名村民遂被众匪徒团团围住,一阵毒打,然后被捆绑了起来。为保护群众,减少牺牲,魏金芝向刘长斌、韩振文高声断喝:“你们抓老百姓干啥?我不怕死,要杀就杀我!”
“哼!这次就是冲你来的!”“你不怕死?看你咋不怕死!”众匪徒纷纷冲魏金芝嚎叫。一名悍匪将一把钢刀凶狠地刺入魏金芝的左肋,鲜血顿时从她的身体里流出,染红了衣衫……匪徒们不敢在乡公所久留。他们把4名村民打着骂着、推推搡搡赶出乡公所后,便拖拽着魏金芝等4名干部向村西走去。
4名村民被匪徒释放后,便赶紧到干部们家里报信。接着,我父母和几名村民迅速汇聚到魏金芝家,同她的两个弟弟魏明道、魏明理一起商议对策,决定召集群众共同对抗匪徒,同时派人火速赶往县大队报告。
凌晨2时,我父亲带着众乡亲赶到乡公所,那里已是一片死寂。借着马灯的微光,依稀可见地上血迹斑斑,现场还留有匪徒从魏金芝衣服上撕扯下的一片布条。沿着血渍、脚印,大伙儿来到村西约一里地的一片地势较高的芝麻地里,那里同样空无一人。只见芝麻秧被踩倒一大片,地上留有大摊血迹。不远处,就是北接荆河、纵跨南北的西港。大家意识到,魏金芝等4名同志已被杀害,抛尸西港了。
于是,有人直接跳进水里,有人跑回村里找来工具,自北向南进行搜索、打捞。凌晨4时,4名同志的尸体在西港南段水域被全部打捞上来。只见他们两人一组脸对脸捆绑着,个个身上布满了刀伤、鞭伤,身上还坠着石头、砖块等重物。年仅22周岁的闫满良,头颅与身躯仅被巴掌大的一片皮肉连着;同他被绑在一起的魏金芝,后背、两肋被捅了20多刀。解开勒住两人的绳索,人们震惊地看到,魏金芝的胸腹部几乎被全部划开,肠子露在外面……
正义的枪声
天刚蒙蒙亮,县大队武装人员赶来,迅速包围了大赵庄。赵长志眼看不妙,于是在脸上蒙了片头巾,装扮成老妇,从家里匆忙出逃。就在离我家约100米处,他迎面遇上了县大队武装人员,来不及掏出手枪便被当场击毙。早上7时,刘长斌鬼鬼祟祟地来到我家,掏出手枪指着我母亲说:“我昨晚上来你家了吗,嗯?”为稳住刘长斌,我母亲沉着地对他说:“你没来呀。”“谁要是问起我,你就这样说。要不然,我就带人来杀了你全家!”说完,刘长斌收起手枪,溜走了。9时,一身乡绅打扮的刘长斌在出村路上被县大队武装人员击伤右手后擒获,随即被带走。在三桥村曾庄,妄图负隅顽抗的匪首韩振文被县大队击毙。在县大队围住大赵庄前,叛徒刘国军就撒丫子逃进汝南县城,藏了起来。20天后,他刚一露面,恰被大赵庄民兵遇见并报案,遂被抓捕归案……反革命暴动发生后,赵迎春、赵拖车、赵长路、赵怀甫、韩贯三、赵大宝、刘邪货等众匪徒及奸细刘怀礼纷纷出逃,有的仓皇逃到新疆、黑龙江等地,但最终都未逃脱人民政府的镇压。
魏金芝等4名干部牺牲后的第3天,被安葬在了大赵庄。魏金芝的遗体葬于乡公所门前;汝南县委、县政府送来写有“魏金芝烈士永垂不朽”字样的大幅横匾,被庄重地摆放在她家的堂屋里,人们纷纷前来悼念这位少年女英雄。
1950年9月16日(农历八月初五),即魏金芝等4名烈士牺牲后的“三七”这天,汝南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三区区委、区政府在姚桥乡乡公所门前召开万人大会,深切缅怀4名革命烈士,盛赞魏金芝是“平舆的刘胡兰”。随后,对刘长斌、刘国军进行了公开宣判并当场执行枪决。
永远的怀念
73年来,大赵庄人始终铭记着那段历史,痛恨那些双手沾满烈士鲜血的反革命暴动分子,传颂着党的好女儿、少年女英雄魏金芝的革命故事。
魏金芝的弟弟魏明道,大学毕业后自觉接受组织安排,远赴青海工作,退休后随女儿定居山东烟台,今年已经87岁了。魏金芝牺牲时,他是一位14岁少年,对姐姐牺牲前后的情景记忆犹新。多年来,魏明道多次返乡祭奠姐姐,多次应邀到郭寺村小学讲述魏金芝烈士的故事,并以不同方式参与纪念魏金芝烈士的相关事宜。我与他有书信来往,他总是把魏金芝烈士牺牲前后的相关细节写得非常具体、清楚。他告诉我,万人大会那天,他以烈士亲属的身份在主席台上就座。他一次次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新中国万岁!”“打倒土匪!”“打倒国民党特务!”“打倒反革命分子!”在他的带动下,现场不断响起震耳欲聋的高呼声。看到身边领导的手枪就放在自己眼前,他真想拿枪亲手毙了跪在台下的刘长斌、刘国军,但高度的纪律观念让他压住了内心的冲动。
从我记事时起,我的家人也常常讲起魏金芝的故事。我家同魏金芝家不仅是邻居,还是近亲。论辈分,她是我的小姑奶奶。当年,我父亲是乡农协副会长,我母亲是村姊妹团(妇救会)副团长。他们共同见证了魏金芝的成长历程,我的母亲、父亲与魏金芝在工作中配合默契,生活中和谐相处,与他们的这位小姑感情甚深。我母亲向我描述:“你小姑奶奶平时总爱梳着一条过腰的大长辫子,春秋天总穿着一件蓝洋布褂子,脚上穿着一双针脚密实的黑布鞋,朴素又干净。她的脾气、性格像个男孩子,走路风风火火,做事稳稳当当、有板有眼,大伙儿都喜欢她,乐意听她的!”亲历过那段历史的乡亲们,以及当年在县、区、乡工作,与魏金芝有过交往的一些老同志,也都讲述过魏金芝的革命故事——
当儿童团长时,她天天带着百来号儿童团员列队训练,带头站岗放哨,还经常书写革命标语在村里村外张贴。特别是区里、乡里开大会时,她经常勇敢地站起来带头喊口号,很鼓舞人!
她当村姊妹团(妇救会)团长虽然时间不长,妇女工作做得同样很出色:坚持办“扫盲”班,组织全村妇女识字、学文化;开控诉会、算“剥削账”,引导激励全村妇女提高阶级觉悟、支持革命工作。她还挨家挨户动员妇女们做鞋子、筹军粮,完成支前任务。我母亲说:“我过去不认字,多亏你小姑奶奶天天手把手地教我,我才认得不少字,还学会了记账、算账,算是脱了盲。”
当乡长后,魏金芝更是把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到各项工作中,确保坚决彻底地贯彻落实好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完成好每一项艰巨繁重、复杂危险的任务……
以小姑奶奶魏金芝为榜样,我的兄弟姐妹们打小就立下革命志向,努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当年躲在马肚子下得以幸存的我大哥,长大后入伍当兵,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里锻造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级指挥员。我大学毕业后主动留在相对落后的家乡工作。为了“不给小姑奶奶丢脸”,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总是冲在前、干在先、做表率。在组织的培养下,我曾长期担任副县长,10年前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光荣退休。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革命精神光照千秋。1998年,魏金芝烈士塑像在郭寺村小学落成。2022年清明节,魏金芝烈士的遗骸被重新安葬于县烈士陵园。同年,魏金芝烈士全身塑像在郭寺村村史馆落成。新建成开放的平舆县革命老区纪念馆,专门开辟魏金芝烈士图片文字展区,供人们瞻仰学习,永久纪念。
(A5、A6版图片均由刘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