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全媒体记者 房满地
蓝色的《天中晚报》报箱上,用黑色记号笔写的“陈”字格外醒目,报箱的主人陈宗文今年91岁,订阅《天中晚报》已有10年。
日前,记者来到市区雪松大道中段燃料公司家属院见到了陈宗文老人,他身穿白色短袖,左胸上戴着党徽(如图)。陈宗文1932年7月出生,是正阳县财政局的离休干部,由于5个子女都在市区工作,退休后的陈宗文也搬到市区居住。2013年,陈宗文开始订阅《天中晚报》。“《天中晚报》版式新颖、内容丰富,我很喜欢看。”陈宗文笑着说,“别看我年纪大了,但平时很喜欢写稿,还登过报纸。”
陈宗文撰写的《那段黑色的记忆:日本侵略军在正阳犯下滔天罪行》于2019年4月18日在《驻马店日报》三版刊登。
1943年3月,日本侵略军侵占了正阳县城,11岁的陈宗文亲历了这段历史。1943年9月,上学路上的陈宗文经过日本侵略军设下的第二道岗哨时,近距离感受到了日本侵略军的残忍和暴戾。“我书包里有书、铅笔和一个削笔刀。搜我书包的汉奸看见削笔刀后,惊讶地喊了一声‘刀’,旁边的日本兵立即用刺刀抵住我的胸膛,他身边的翻译官把他拦了下来说这是削铅笔用的,我才侥幸逃过一劫。”陈宗文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陈宗文记录了正阳县被日本侵占6年的历史,投稿给了《驻马店日报》。“我不仅投稿了《驻马店日报》,还寄给了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过了几天,那里的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表示感谢。”陈宗文说。
经历过河南75·8特大洪灾的陈宗文写下《河南75·8特大洪灾历史回忆》和《东北调材记》。根据当时受灾情况,上级决定拨给驻马店三万立方木材,驻马店市成立调材队伍前往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地调材,陈宗文被抽调前往黑龙江。作为一名亲历者,陈宗文把这些记录下来。“别看我年纪大,但是我记性好,我见证过、参与过的都历历在目。”陈宗文认真地说,“有生之年我会竭尽所能记录更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留给后人。”
陈宗文笔耕不辍,发表了很多文章,也正是因为这一爱好,看报成了他的必选项。“报纸对我来说很重要,上面刊发的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我会把重要的部分剪下来,每隔两个月整理一次,保存起来。”陈宗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