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捷 通讯员韩璐
处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之意。处暑的到来,标志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暑热渐退,人体的代谢也恢复平衡,但这个时候肠胃虚弱的人群可能无法一下子适应,很容易会出现便秘或者是腹泻等肠胃疾病。所以,此时不仅要预防“秋燥”,更要注意呵护胃肠道健康。
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专家毛进军说,胃肠如遇忽冷忽热的刺激,则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容易出现一些不适。尤其患有慢性胃肠病的患者往往会在此时出现腹痛、腹胀、反酸、嗳气、便秘、腹泻等症状,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胃肠疾病,缓解不适。
平时可以做热敷、揉腹、按压腹部穴位等操作,促进脐周血液循环,还可以每年在处暑之前的三伏天进行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改善脾胃功能,增强入秋后脾胃抵抗疾病的能力。
饮食上要注意卫生,以清淡为主,切勿暴饮暴食。此时宜喝粥,有利于和中益胃,并增加维生素的摄入,从而有效排出人体代谢产物,增强胃肠道功能,避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