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江慧,驻马店市第十小学教师,担任小
学语文教学工作。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自
任教以来,潜心教学,积极锤炼,夯实业务能力,曾获市级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基础教育精品课省级二等奖,“基础教育教研先进个人”、“电化教育先进个人”等称号;积极辅导学生参赛,多次获得“优秀辅导老师”称号。一直秉承着“用心经营教育,用爱温暖童心”的教学理念,引导孩子沐浴阳光,引导孩子浸润书
香。我坚信,生命因语文而幸福,教育因执着而
精彩。
让文本之意润泽学生的心灵
小学阅读教学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与作者、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彼此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它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领悟作者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的一段心灵旅程。我结合平时的教学,浅谈在课堂上如何通过文本的教学来润泽学生的心灵。
一、背景渲染 让文字有温度
背景渲染指在课堂上,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二、课堂表演 让内容有厚度
课堂上,教师除了要有娓娓动听的讲解,声情并茂的朗读外,还可以把课文中某些难以理解的词、句或故事情节,依据理解,用动作、神情,配合言语形象地表现出来,加深理解,增加内容的附加值。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即所谓的“形象化了的思维”,离开了感性材料这一支柱其思维便失去了活性。《清平乐·村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通过学生的表演与互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到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正亲热地坐在一起,带着微醉的神态谈论着家常事,体会到恩爱、生活惬意、幸福,分享他们的温馨、惬意、悠闲自得的生活,进而感受词人“醉”在这安居乐业的生活中,在内容上拓宽了文本的厚度。
三、随文练笔 让思想有深度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以课文内容为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通过学生的练笔可以写出自己对文本独特的感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文本价值与学生思想共舞。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文言文简练的语言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是它独有的魅力。假如时间回到1500多年前的李树下,谁来演演他们的对话?同桌之间试一试。笔者设计的不同人问王戎的小练笔:一个老翁路过这李树问王戎,一位壮汉路过这李树问王戎,一群小朋友采摘完李树回来问王戎。自己放学看到这片梨树问王戎。这样设计升华“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概念的内涵。让学生体悟王戎小小年纪就能道出“苦李”的真相,他敏锐的目光和敏捷的思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真是个细察善思的人,小练笔让学生得到了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升华,提升了文本的教育价值,也让学生更好地走近国学,感受经典的魅力。
总之,我们的课堂应通过具体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感悟自然,熏陶情感,提升语文素养;让我们的每一堂课都能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到点滴作用,润泽学生的心灵,涵养学生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