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6日
驻马店:《诗经》文化的重要源流地
    《颂诗图》栗东旭/绘

  文/刘康健
  翻开浩瀚的中国文学史,看到的第一个面孔无疑是《诗经》。先秦叫作《诗》,汉代成为六经之首的《诗经》,在驻马店似乎已经成为遥远的绝响。但是,《诗经》与驻马店历史文化的渊薮,千百年来血肉相连、绵绵瓜瓞。中国第一个编撰《诗经》的人是尹吉甫,是遂平县人。《诗》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中国第二个整理《诗经》的人是孔子,曾经“入蔡三年”。《诗经》的开篇为“周南”,《重修汝宁府志》载:汝南史称周南,贯穿全境的母亲河——汝河诞生了“汝坟”。
  “中华诗祖”尹吉甫是遂平人
  史载:尹吉甫,黄帝之后伯鲦族裔,尹国的国君,字吉甫,兮氏,名甲。尹吉甫本姓姞,因被封于尹(今山西隰县),所以又称尹吉甫(公元前852~775年),房陵人,食邑房,卒葬于房。周宣王时期的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被称“中华诗祖”。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尹吉甫率军北伐猃狁,取得胜利。班师回朝后,又在成周驻军,征收淮夷地区的贡赋。尹吉甫晚年以国家社稷为己任,屡屡直言进谏规劝。但周幽王不但不纳谏思改,反而任用奸侫之人倒行逆施。尹吉甫气愤绝望之余,被迫辞职还乡,于78岁抑郁而逝。尹吉甫文武双全,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相传曾降龙伏虎射雕,西周以后的封建王朝一直把尹吉甫推崇为“忠义”的化身。周宣王亲命大臣作诗为颂:“文武吉甫,天下为宪”。尹吉甫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采风者、编纂者,也是尹姓和吉姓共同的太始祖。据《诗序》所言:《诗经·大雅·韩奕》《诗经·大雅·江汉》《诗经》中的《诗经·大雅·崧高》《诗经·大雅·烝民》等诗均为尹吉甫所作,为中国传世文献中铭记作者最早的诗篇。台湾学者李辰冬作了一本《诗经研究方法论》指出,《诗经》是尹吉甫一人所作。
  关于尹吉甫的出生地,有三种说法。一说是西周房州青峰(今湖北房县青峰)人,一说古蜀国江阳(今四川泸州石洞)人,另一说是西周封钜(今河北沧州南皮)人。被公认的是:尹吉甫为房陵人氏,仕于西周,征战于山西平遥、河北沧州南皮等地,食邑房,卒葬于房。全国有尹吉甫的墓四处:一是西安市大仁村护国将军尹吉甫墓,二是湖北十堰市房县的松林垭,三是河北南皮的将军坟,四是山西平遥的尹吉甫墓。
  “房县说”在全国影响最大。在湖北省房县有大量关于尹吉甫的鲜活传说,更有大量的文物遗迹。有关尹吉甫的遗迹有多处。其中为祭祀尹吉甫而修建的石窟“青峰宝堂寺”,大门用方石雕刻,寺中精美的石门、石窗、望柱在绝壁上雕凿而成,寺内供奉着尹吉甫的石像,其像手中还握着一个大毒蜂。寺前有八间木雕结构庙房,还有高大庄严的龟驮碑。清朝又扩建两次,有一巨立碑记。有关尹吉甫的传说故事在房县经群众口耳相传,世代不绝。至今在房县八个乡镇中大批农民能够用不同形式歌调唱出诗经“关睢”“伐檀”等多首《诗经》诗歌。
  为什么说尹吉甫是遂平县人呢?这要从上古的房国说起。《路史·国名纪丁》记载:尧崩,有虞氏帝舜再封丹朱于房,为房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竹简史书《竹书纪年》则称“丹诸(朱)辟(避)舜于房”,意思是说丹朱荐父命而让天下于舜,自己远避于房地。房国为华夏族在今河南遂平建立的一个祁姓诸侯国,国君为尧子丹朱之后,始封之君为丹朱。侯爵,故称房侯国。丹朱子陵以父封邑为氏,称房陵,公元前529年为楚所灭。房国是今天的遂平县古老的称谓,《左传》《汉书·地理志》《晋书·志第四》《路史·后记》《汝南志》《遂平县志》中均有相关记载。《汉书·地理志》载:“吴房本房子国,楚灵王迁房于楚,吴王阖闾弟夫概奔楚,楚封于此,为棠溪氏。以封吴故曰吴房,今吴房城棠溪亭是也”。《通志·氏族略》则明确指出:舜封尧的儿子丹朱于房,就是后来的故吴房县、遂平县。《大清一统志·汝宁府》古迹:“棠溪城在西平县西北百里,古房国也。汉代在古房国设立吴房县,后几经兴废,隋代迁今县城。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愬雪夜袭蔡州,平定吴元济,唐宪宗敇改吴房县为遂平县至今。
  房国与湖北房县是什么关系呢?《左传》中说得很清楚。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29年):“楚之灭蔡也,灵王迁许、胡、沈、道、房、申于荆焉。”楚国灭掉蔡国时,房国人同时被迫迁到今湖北省房县荆山一带。公元前527年,楚平王继位,各侯国“皆复之”,房国人回到房国故地。但从此以后,房国成为楚国的附庸国,本来就十分微小的诸侯地位荡然无存。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秋冬之季,吴国军队在蔡国等国帮助下攻入楚国郢都,包括房国在内的楚国附庸小国纷纷背楚附吴,以报被楚灭国之仇。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趁阖闾征楚,在吴国自立为王,阖闾闻讯急忙撤兵归国,打败了夫概。楚国得到喘息机会后,很快将这些附属小国吞并,这次房国彻底覆灭了,房人又被南徙到荆楚之地安家,称房县。房国故地被楚国封给流亡到楚的吴人夫概,史称“吴房”,又因房地有棠溪城,夫概又称“棠溪公”。周代房国从西周武王封国,到春秋末被灭,存国500多年。
  笔者考证:史载:尹吉甫生活的年代是公元前852~775年,房陵人,食邑房,卒葬于房,他编撰《诗》也应在这个时间。《左传》: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29年),“楚之灭蔡也。灵王迁许、胡、沈、道、房、申于荆焉。”这时,尹吉甫已经去世246年,他编撰的《诗》也已经问世246年以上了。很显然,尹吉甫是在“房陵人,食邑房,卒葬于房”的时间段,编撰的《诗》。至少是尹吉甫在“成周驻军,征收淮夷地区的贡赋”的时候,来到周南地区采风,听到过“汝坟”的歌声。246年后的房国人迁徙到湖北省的房县时,是带着乡愁、诗歌、尹吉甫的故事一同迁徙的,“汝坟”的情绪中一定有了楚风的韵味。
  毋庸置疑,尹吉甫是河南省遂平县人,“食邑房,卒葬于房”,他是在故乡房国编撰出了中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
  (下转A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