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橘子园里摘橘子 本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 徐明)金秋十月,硕果累累。泌阳县春水镇刘岗村橘缘农林专业合作社的250余亩橘子进入成熟,金黄的橘子压弯了枝头,前来采摘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10月20日,种植户刘焕民带领果农在山林间往来穿梭,忙着采摘、称重、运输……一派繁忙景象。
5年前,刘焕民从南阳引进了嫁接橘子技术。“橘生淮北为枳是常识。泌阳县有橘子园?”周边市民带着疑惑,纷纷前来看稀奇。“市民们都是带着看稀奇的目的来游玩采摘的,俺去年收入20多万元。”刘焕民说。
在马谷田镇河南村,看着辛苦发展起来的600亩果园,硕果盈枝,负责人赵相超满心欢喜。
“我们村通过党建引领,因地施策,汇聚优势资源,依托最新科研技术,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乡村游等,把昔日的荒山岗坡地变成群众致富增收的钱袋子,助力乡村振兴。”河南村党支部书记余永立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泌阳县立足“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总体格局,发挥区域多山地岗坡地的特点,在荒山治理和绿化上持续发力,先后建成了贾楼万亩桃园、马谷田10万亩梨园等一批特色林果业,做大产业集群效应。其中,建立百亩以上林果基地200余处,成立林果专业合作社30余家,形成了“南梨北核中部桃、遍布板栗和杂果”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泌阳县结合“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旅游等林下经济,完成林下经济55.7万亩。截至目前,泌阳县共有板栗、枣、核桃、柿子、橘子、苹果、梨、桃、葡萄等林果种类,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年产值达1.3亿元,有效带动了群众就业,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