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县红十字蛟龙志愿服务队队员参观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资料图) 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水中驰援,99岁老兵敬礼
受台风“杜苏芮”的影响,今年自7月29日开始,河北涿州连续强降雨,到8月2日,强降雨造成该地区积水较深。被困二楼的老红军柳德凤的命运牵动着新蔡县红十字蛟龙志愿服务队队员的心。
99岁的柳德凤在参加解放张家口战役中左腿被炮弹炸断,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战士。面对未知的险情,新蔡县红十字蛟龙志愿服务队队长张团结、指导员闫艳峰果断决定迎难而上——一定救出老人!
冲锋艇在洪水中左冲右突,既要沿着既定方向前行,又要避开水面下的树枝等尖锐物品。旋涡激流,冲锋艇缓缓前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救援队员来到一栋被洪水淹没了一楼的二层小楼,见到被困在二楼的柳德凤老人。
虽然来之前已经预想了各种情况,但见到老人后,队员们发现情况远比想象的困难。老人瘫痪在床,身上散发着刺鼻的味道,尤其是老人多种疾病缠身,如果在救援途中发生任何意外,都对老人的家人无法交代!这时,闫艳峰站了出来,他在张团结等人的协助下把老人背在肩上,几个人涉水把老人送到安全地带。
连日来的水上救援,队员们普遍有小伤小病,吃的更是紧张。为了照顾好眼前这位曾经驰骋沙场保家卫国的老战士,闫艳峰把自己的矿泉水、牛奶和饼干等给了老人。见此情景,老人艰难地抬起右手,向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敬了一个军礼。同为退伍兵的闫艳峰回了老人一个军礼,那一刻,眼泪在他的眼眶里打转。
2021年7月,郑州、新乡等地遭受暴雨袭击,洪水肆虐。张团结、闫艳峰带领58名救援队员,连续转战郑州市区,荥阳市,新乡市牧野区、凤泉区,卫辉市等灾区一线救援。经过9天8夜的昼夜奋战,累计转移受困群众4700多人,运送救灾物资价值120余万元。
“退伍回来后每年都参加各地的抢险救援,我并非一时冲动。2008年参加汶川地震救援后连队组建济南军区铁军工兵应急救援队,是当时河南省唯一的军队应急救援队。作为一名战士,我的热血里有军魂,当人民有需要时,我只想尽力帮助,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曾经穿过的军装。”虽然已经退伍,但闫艳峰的军人作风不改。
一个点子,为20人赢得新生
2019年8月4日,新蔡县东湖公园里一名患抑郁症的女孩自杀,被教师吴保勇成功用救生竿营救。吴保勇荣获新蔡县“见义勇为”称号。
事发当天8时许,吴保勇在该县一高中打完篮球,准备到东湖公园游泳,刚走到石拱桥上就看见湖里有人落水。他立即抓起立在湖边的救生竿跑到水边。到了水边后,他才看清楚落水的是一名女孩。“当时我看到落水女孩脸已发青,随时可能沉入水底,我就冲她大喊‘快抓住竹竿’。女孩伸手抓住救生竿,我顺势把她拉到了岸边。”看到女孩没有力气往岸上爬,吴保勇又下水把女孩救上岸,并询问她怎么掉进了湖里。女孩说她与家人发生口角,一时想不开,跳入湖中寻短见。
吴保勇1990年入伍,1993年退伍,是新蔡县某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还是“蛟龙”队队员,多次参与水上救援工作。
救生竿是新蔡县红十字蛟龙志愿服务队队员发明并设置在湖、塘、河、坝、堰等水域岸边的救生设施,用竹竿做成,长约8米,上面贴着写有“新蔡县救援防溺水救生竿”字样的贴纸,被誉为“救命竿”。
“当有人溺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第一步是大声呼救,或者拨打紧急救援电话。第二步是把救生器材,比如竹竿、木板、泡沫、绳子、救生衣、救生圈等抛给溺水者,或者几个人脱下衣服接在一起,一头抛给溺水者。但是,总结全国各地的溺水案例,这些救生器材在发生溺水事件时的沟塘河湖边有吗——岸边抓过就能用的几乎没有,有时只能眼睁睁看着溺水者沉入水底!”张团结说,为此队员们曾经讨论“溺水到底该怎样防”“关键时刻最需要什么”。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挂一二十个警示牌不如放一根这样的救生竿,关键时刻能救命。
“小时候,我哥因为天气炎热在上学路上洗澡时不幸溺亡,当时我妈几乎精神崩溃。虽然我现在已记不清哥哥的模样,但仍清楚地记得我经常半夜找不到妈妈,找到妈妈时她正独自在哥哥的坟头哭泣。”闫艳峰表示,正是这个令他每每提及都痛彻心扉的伤痛,让在他心中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无论多么艰难,都要想尽一切办法救助每一个身处险境的生命。
“我深知那种家破人亡的痛。当兵时我们部队是河南省唯一专业救援队伍,我参加过汶川大地震救援。如今,在新蔡五湖水域安放公益救生竿和配套架子就是由我于2018年设计、发起的。通过联系,我的发小一共捐赠了600套。”闫艳峰说。
闫艳峰发起的公益救生项目让见义勇为成为“举手之劳”,给被救者生的希望,给施救者安全保障。
为了改进救援设备,在闫艳峰的不懈努力下,2020年12月19日,广东省爱心人士黄飞荣一行从广东来到新蔡县开展捐赠救援设备活动,向“蛟龙”救援队捐赠救生圈、救生艇、标示牌等,价值18万元,有效地缓解了新蔡县东湖、南湖、西湖、北湖、月亮湾公园、东湖水库这些水库水系应急救援设备的压力。
2021年4月24日,新蔡县月亮湾公园黍河桥,一名男子自杀。市民冯元华下水,市民王俊锋用救生竿配合,成功将轻生者救上岸。
2021年4月24日,新蔡县月亮湾小商品城南黍河桥,一位母亲和两名儿童掉进河里喊救命,路过的市民用救生圈将3人成功救上岸。
2021年8月15日,新蔡县东湖公园一名市民自杀,多名市民下水用救生圈将其救上岸。
2021年10月13日下午4时,新蔡县东湖公园有人落水。不会游泳的母亲用岸边的救生设备,下水成功将孩子救上岸,两人平安。
2022年2月25日晚8时许,3个小孩在新蔡县西湖边玩耍,一个小孩不小心滑入湖中,其他两个孩子去救时全部掉入湖中。在附近散步的市民发现后,立即用安放在湖边的公益救生设备将3人全部救上岸。
2022年4月12日晚8时许,一男子酒后从新蔡县东湖公园吊桥上跳下。市民张新红和马海洋跳下去救援。随后,热心市民将救生圈扔下去。张新红借助救生圈的浮力把醉酒男子成功救上岸。张新红和马海洋被评为新蔡县“见义勇为积极分子”。
2022年7月23日,新蔡县东湖水库一人轻生,被女保安员番春贺、刘玉兰和两名游客用安放在湖边的救生圈救下。
2022年9月12日10时许,新蔡县北湖一名15岁高中生轻生。市民将湖边的救生圈扔给轻生者,为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后,在闻讯赶来的“蛟龙”队队员张团结、张胜利和戚明明的共同努力下,这名高中生被成功救下。
……
截至目前,新蔡县市民通过这些便利的救援设备,已累计成功救援20人。新蔡“蛟龙”队的这些经验,吸引了山东、湖北等省市救援队前来学习研讨。
心怀大爱,救人于水火
2022年10月7日晚10时许,闫艳峰在新蔡县东湖公园跑步,路过湖边吊桥时听到有人呼喊。他一路飞奔过去,看到湖中有一名学生,急忙上前救助。但湖边的草很深,蹚不过去。他就俯下身缓缓向水面爬过去。当时连续多日低温降雨,湖水冰凉刺骨。游到溺水者身边时,闫艳峰发现孩子在不停地痛苦呻吟,于是全力把孩子往岸边推。这时,赶来的消防救援队员把救生衣扔给他,民警打着手电筒指挥。学生最终被成功救上岸。
救援队队员都是普通人。张团结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汉子,是一位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人。2016年,他牵头成立了新蔡县红十字蛟龙志愿服务队。该志愿服务队先后完成300多次生死救援,打捞出溺水者遗体267具,挽救了30余人的生命,救援被困车辆120多辆次,挽回群众财产损失500余万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团结带领救援队员奔赴重点场所开展消杀工作300余次,消杀面积600多万平方米,受益30多万人。
救援队刚成立时,只有20多名成员。经过不断外出考察学习、完善队伍建设,救援队慢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聚集了一批乐于助人的爱心人士。这期间,购买设备、培训、救援等花销都是张团结自掏腰包。为维持团队正常运营,他已先后投入了200余万元。
“有人说我傻,但我认为总要有人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的努力很有意义。”张团结曾经经营电动车生意,衣食无忧。他全身心运营救援队后,妻子不得不关掉门店,外出打工。闫艳峰退伍后也开了一个商店,平时由妻子打理,他整天泡在队里,随时准备投入突发救援任务。
这支新蔡县首家民间义务救援队的感人故事还在继续。面对困难,他们也有困惑、有迷茫,但面对群众的呼救,他们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