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投喂饲料 文/图 全媒体记者徐明
10月30日,迎着深秋的阳光走进泌阳县盘古乡席岗村德益晟牧业,山岗下一座现代化养殖场矗立在树林之间,一座座养殖大棚下成群的马匹或引颈长嘶、或低头饮水。
“这里养有甘肃马176匹,以育肥为主,从甘肃引进1年生的马驹,育肥4个月左右销往南方,年出栏量300匹左右。村民可在我这里购买马驹,育肥后我们回购,并全程提供指导降低风险。”德益晟牧业李德晟向记者介绍。泌阳县德益晟牧业还养有牦牛、三白驴、乌头驴等大型牲畜,由于大型牲畜的抗病性、易饲养,在李德晟的带领下,村民或三头或五头也跟着搞起了养殖。村民自德益晟牧业购买牲畜,经过育肥后,由德益晟牧业回购,每头牲畜4个月村民可增收1000元左右。
“我们家的秸秆都用来喂驴了,哪舍得烂在地里,驴粪还能用来肥地,省了化肥钱。”村民王长河一边赶着驴车往家拉花生秧一边自豪地告诉记者。
玉米秸秆、花生秧是搞养殖最经济、高效的粗饲料。在盘古乡桃园村政荣养殖场,养殖户李作政正在四处联系村民以1200元每吨的价格收购花生秧。以前是村民负担的花生秧,现在却成了抢手货。
“我养的全是泌阳驴,白眼圈、白鼻子、白肚皮俗称三白驴。150头驴每年最少需要150多吨花生秧。”李作政介绍。政荣养殖场4年前成立,通过4年不断地发展、繁育,目前储栏150头,年出栏600余头,集繁育、育肥、销售于一体,年销售额逾千万。
近年来,泌阳县围绕畜牧产业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畜牧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强农、乡村振兴的战略产业。畜牧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仅为村民拓宽了致富渠道,更为秸秆禁烧、环境保护、农业畜牧业高质量循环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泌阳县通过龙头企业引领,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合作社+农户增收的三级利益联结,把企业、合作社、农户有机结合,不断拉长、拉粗、拉宽畜牧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