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09日
正阳县人民法院
推进诉源治理 化解矛盾纠纷
  全媒体记者 牛云强 通讯员 王树恒
  近年来,正阳县人民法院不断探索“枫桥经验”,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诉源治理司法新模式,高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让“枫桥经验”在生动司法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治诉于“调”
  “多亏了真阳法庭帮我们做调解工作,事情才得到妥善解决。”说起不久前的那场纠纷,王某对正阳县人民法院法官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10月的一天,王某的儿子在与邻居李某玩耍时,不慎踩到李某露天堆放在秸秆堆中的铁叉子,扎伤脚部。王某家庭经济条件拮据,无力负担巨大医疗费。事故发生地镇政府联系到真阳人民法庭,希望法官协助化解纠纷。
  随后,法官一边联系援助中心指派律师提供帮助,一边组织双方当事人及其所在村党支部书记就赔偿问题进行沟通,通过释法说理,最终促使双方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在广袤的正阳大地,“枫桥经验”焕发了新活力,更多的基层法庭法官主动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法律咨询、巡回审判等活动,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崔永嵩介绍,目前,全县基层法庭“快、灵、准”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有力彰显,把一起起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大大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止访于“疏”
  2022年3月,蔡某的妻子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丧生,法院判决肇事者向死者家属民事赔偿80余万元。判决生效后,死者家属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实施多种执行措施,但仅划拨到位部分款项。
  后来,蔡某多次要求继续执行并拘留被执行人。今年5月,法院对被执行人郑某采取司法拘留措施,联合拘留所多次与郑某家属沟通协调,促成被执行人郑某主动履行部分赔偿款。
  为进一步解决蔡某实际困难,缓解其家庭经济压力,执行法官主动为其申报司法救助。在法官耐心的释法说理下,蔡某当即签下息诉罢访保证书。
  近年来,该院始终坚持树牢涉诉信访案件“访源”治理意识,优化“访源”治理模式,全方位、立体化推进院庭长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上门走访、主动约访、线上问访,多角度、深层次做实“有信必复”工作,着力在与群众“零距离”话家常、“面对面”问冷暖中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透情理,促使群众打开心门、化解心中积怨。
  减讼于“源”
  近几年农村离婚率不断攀升,离婚纠纷成为农村当地主要矛盾纠纷之一。
  该院立足离婚案件特点,延伸至邻里纠纷、借贷纠纷等农村常见的案由,统计分析了近5年受理案件重点案由的审理概况,深入挖掘数据背后存在的社会共性问题,点明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向辖区党委政府发送了《关于诉源治理情况剖析及建议》,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司法建议:坚持源头抓起,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分层递进多元解纷;弘扬“无讼”文化,营造良好风尚,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
  该院建议书发出后,当地党委政府加强与法院联动,邀请法官对村镇干部开展调解业务培训,提高调解员工作能力,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截至目前,该院案件受理数同比下降29%,从源头上减少诉的形成、案的衍生、访的产生,实现司法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