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全媒体记者 李玉荣 见习记者 余川
正阳县陡沟镇的手工空心挂面是该县的土特产,以其工艺独特、细如银丝、丝丝空心等特点,被人们称为“陡沟面食一绝”。
近日,在正阳县陡沟镇冯晨挂面厂,记者采访了59岁的冯本丽,当时她正在制作传统手工空心挂面(如图)。冯本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做挂面,一直保持手工制作空心挂面的传统,如今依然天天制作挂面。现在做的都是订单,还有很多人慕名来购买,还有通过抖音、微信购买的。在陡沟镇,从前家家户户做手工挂面;如今,在陡沟街头仍有10多户人家常年做手工挂面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据史料记载,陡沟手工空心挂面作为朝廷贡品,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相传公元690年,唐朝武则天自立为武周皇帝后,命豫州刺史把淮河岸边素有“米面之乡”的真阳县(即今天的正阳县)地方特产“空心面”作为御膳进贡品,并赐名“长寿面”,在她登基百日庆典的宴席上食用。此后,历朝历代均将其作为朝廷御用美食。
“做挂面工序烦琐,比较辛苦,我每天两三点就要起床。”正阳县陡沟镇的村民周启莉说,她家世世代代制作手工空心挂面。手工空心挂面要选用优质超级精粉、精制碘盐、玉米淀粉、食用油、纯净水等原料,秉承千年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经过人工兑料、和面、揉面、入窖发酵等2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近年来,正阳陡沟手工空心挂面在当地传承人的发掘和改进下,制作技术和质量得到了空前发展,空心挂面成了宾馆、饭店、宴会厅和火锅店等场所的高档食材,小康之家日常享用的玉食珍馐,生日寿辰和新婚宴席中象征健康长寿、爱情长久的美味佳肴,以及逢年过节孝敬老人、访亲探友的馈赠礼品。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下,“陡沟老冯家”手工空心挂面也从家庭小作坊搬入产业集聚区进行产业化生产,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乡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