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9日
名师大讲堂

  
  黄金宇,驻马店市第六小学六(3)班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她始终认为“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她善于思考,总是把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以点滴小事和数学知识为切入口,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她曾获市课件制作大赛一等奖、驿城区优秀教师、驿城区优秀班主任、驿城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驿城区作业设计一等奖等,所带班级被评为市级优秀少先队中队。
  数学老师讲“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一句我们经常能听到的生活俗语,意思就是做人、做事要遵守规则和秩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实,这句话的本意和数学有着莫大的联系。
  句中的“方圆”很好理解,就是方形和圆形是几何图形。那么“规矩”指的又是什么呢?
  在数学中,规和矩都是作图工具。
  “规”就是画圆的圆规。古时候,木匠们打造圆形窗户、圆形拱门、圆桌、圆形木盆等,就会用“规”画圆。古代人一开始所使用的圆规其实就是一根绳子,要画圆形或者弧形的时候,将绳子的一头固定住,转动另一头,并在地上或者物体上留下痕迹,这样就能画标准的圆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需要,才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用的这种小巧而灵活的圆规。古时候的圆规比较笨拙,不像我们现在用的圆规那么灵活,但原理跟我们现在的圆规都是一样的。
  “矩”指的是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的尺子,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子,类似于我们今天用的直角三角尺,是木匠们打制方形门窗和桌凳必不可少的工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能工巧匠,不凭规和矩,也是画不成方和圆的。离娄是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视力超常,公输般指的是鲁班,他是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像他们这样厉害的人物,画方形和圆形还要用到“规”和“矩”呢,同学们以后画图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好好利用作图工具呢?
  那么,这样精妙的工具究竟是什么时候被发明出来的呢?根据历史资料《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大禹治水时所使用的工具中,就有“规”和“矩”。也就是说大约40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使用“规”和“矩”这两种工具了,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规矩的产生,无论是对数学的进步还是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同学们不仅在数学中善于运用“规矩”,在生活中更要用规矩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心中有规矩,行动遵规矩,规规矩矩做人,圆圆满满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