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帅,驻马店市第九小学音乐教师,热爱教育工作,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学中始终坚持健康第一,快乐第一的教育理念。曾获河南省教学标兵、省骨干教师、市级名师、多次获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多次在国家优秀期刊发表论文,多次获得优秀辅导老师称号。
如何提高识谱能力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更好地系统地学习音乐,就必须有一定的识谱能力。它是我们走进音乐世界的金钥匙,是照亮音乐殿堂的领航灯。
在唱歌中培养学生识谱能力
唱歌是培养学生识谱能力最有利的实践活动,由于唱歌时附带的乐谱较多,而且每个学生都有音乐书,在识谱教学上比较方便,学生对唱歌的兴趣较为浓厚。在兴趣的驱动下,较容易克服识谱这样的困难问题。在唱歌中通过提取学生喜欢的乐句,引导学生唱谱识谱。
在欣赏活动中培养学生识谱能力
教师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音乐的熏陶,进入歌曲的情境。在欣赏音乐活动中进行识谱教学,最容易产生效果。用“听力训练”比“视唱练习”的识谱教学更为贴切。
如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可以利用音乐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灵,采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小兔子与小乌龟主旋律音乐的哼唱中完成即兴表演,加深学生的识谱记忆,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又如贝多芬的《欢乐颂》曲子很简单,但人们会从乐曲那凝重的沉默到冲击黑暗、沐浴光明的激昂中,感受到贝多芬那个时代人们崇尚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想,感受到贝多芬那充满斗争和胜利的信念。
在器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识谱能力
乐器引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通过口风琴和竖笛等课堂乐器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正确地奏出乐谱中各种音符,还能通过反复地听音训练,使学生在多听中潜移默化地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增强识谱能力。如在课上出示《闪烁的小星星》并用口琴吹给他们听,学生听到优美熟悉的旋律,便会不由自主地提出想学习的愿望,可是当乐谱摆在他们面前就无形地说明:要想吹奏好歌曲就必须先认识这些未曾认识的乐谱。
利用创编培养学生识谱能力
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再让大家来听一听,唱一唱,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在学习《白桦林好地方》这一课时,让学生自己创编歌曲的歌词,当一首首稚嫩的、充满童趣的儿歌小作品问世时,我组织评选出一首最好的儿歌,大家一起学唱。这样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乐谱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识谱是学生学习音乐和提高音乐文化修养的主要途径,认识乐谱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音乐和把握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