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 刘金霞)近期,多股冷空气登场,我市经历了今年下半年首轮寒潮天气。昨日,记者走访各大商超发现,与寒冷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冬季消费市场呈现一派火热景象,特别是羽绒服销售火爆。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市区风光路上的两家商场(如图),只见商场内前来购物的人络绎不绝,棉鞋、羽绒服、保暖内衣等保暖鞋服颇为畅销。
“以为今冬是暖冬呢,谁知最近几天把我冻坏了。我来商场买一件羽绒服,发现一件充绒量不到200克的羽绒服要价上千元,并且销售十分火爆。”正在购买羽绒服的市民王女士说。记者注意到,羽绒服销售专区有众多品牌,价格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通过走访记者了解到,今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羽绒服的价格普遍有所上涨。
此外,今年的羽绒服在颜色、材质和款式上都有较大变化,时尚款更为流行。一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冬天比往年冷得晚,但是大部分新款在11月初就已经上市。随着天气逐渐变冷,近期羽绒服的销售量每天都在增长。
据市消协有关负责人介绍,羽绒服作为一种季节性商品,其销量与气候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每年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羽绒服的销售量会逐渐上升。而当气温逐渐回暖时,羽绒服的需求量则会逐渐减少,销售价格也会随之下降,这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此外,羽绒服新国标已于去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把“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只有绒子含量不低于50%,才能称之为羽绒服。消费者购买羽绒服首先要看产品的吊牌或标签,正规厂家或品牌的羽绒服装吊牌或标签都要标注羽绒种类、绒子含量、面料成分、号型规格、洗涤方法等信息。消费者在选购时需留意,选择质量好的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