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牛云强通讯员 王树恒)近年来,正阳县人民法院积极融入党政领导下的诉源治理大格局,发挥能动司法,主动靠前服务,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法治保障和多元维权选择,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服务前移 加强源头预防
“企业运行情况如何?”“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法律方面有什么疑问?”近日,正阳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卫国走进正阳县工业集聚园区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及时掌握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法律需求。
得知企业厂房存在漏水等质量问题,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后,孙卫国第一时间向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企业负责人了解纠纷详细经过,倾听企业处理意向,为妥善解决纠纷提出意见和建议。
为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该院发挥服务保障经济发展职能作用,领导率先垂范、责任庭室齐头并进、全院上下联动,定期走访企业。通过实地走访、跟进调研、问卷反馈、以案问需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问题“把脉”,助力企业健全制度,补齐短板,防控风险,合规经营,提高依法自治能力。
今年初以来,该院已走访、调研企业20多家共30余次,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涉法问题8个。
类型治理 矛盾前端化解
为促进各类纠纷的实质性化解,该院坚持多方联动,先后与县公安局、司法局、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银保监等部门组织建立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诉非联动工作机制,推进诉讼纠纷前端化解。
针对金融类审判案件呈现明显递增的趋势,该院联合县人民银行建立金融诉源治理工作室,促进金融类纠纷的诉前化解,切实从源头减少金融案件增量,为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提供高效的纠纷解决方案。
针对涉企常见纠纷,该院联合县司法局充分发挥100多名专业调解员作用,推进类型化纠纷集中治理、分类推进。截至目前,这些调解员共诉前化解物业、道路交通事故、房地产等行业领域纠纷673件,涉及金额1200多万元。
诉调结合 高效兑现权益
近年来,该院努力推进诉源治理工作,认真挖掘有利资源,坚持全程调解,通过诉调结合快速兑现企业的合法权益,缩短企业维权周期。如今越来越多当事人选择通过法院诉源治理开展诉前调解,并对调解成功的协议申请法院司法确认。
该院对调解不成功的案件,第一时间回转立案,进入案件繁简分流,开展速裁工作,集中审理事实清楚的简易案件,速裁组平均审理天数16.7天。对买卖合同、劳动争议等重点案件实行“集中+优先”办案模式,建立台账逐案落实,案件平均审理用时缩短至13.58天。
为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该院注重抓源头治未病,定期对诉讼高发领域、新类型纠纷展开分析,剖析行业问题,制发司法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堵塞漏洞、改进不足。同时,开展判后答疑,回访小微企业,做好判后监督帮扶,以案释法,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一系列举措,将司法保障做精做细做实,为正阳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