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译萱
当2023年最后一天的余晖带着一抹橘黄色的温暖落下,2024年来了!创刊于2000年初的《天中晚报》也和广大读者一起走过了不平凡的2023年。这一年,我们扎根天中大地,记录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的喜人之变,关注个体生命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诉说文明之城温暖包容、守望相助的动人故事……一切宛如昨日。
这一年,我们开设了《天中英模》栏目,追忆陈瑞生、陈尿、龚善典等烈士。他们的感人事迹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他们用凡人微光,点亮人间大爱,“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他们的肉体已经死了,但他们的事迹高山知道,江河知道,我们知道。
这一年,我们报道了烈士周昆训在救灾一线光荣牺牲的壮举。烈士魂归故里,天中人民夹道相迎。和平年代,为了身后的万家灯火,危难当头,周昆训用生命誓死捍卫群众的生命安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海子在那首著名的诗中这样写道:“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某种程度上,这些手握钢枪的战士是这句话真正的践行者,他们以枪做笔,以生命淬炼词语,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这一年,我们的镜头记录了志愿者的身影。“红马甲”,一抹鲜艳的红色,恰如老区山上的杜鹃,热烈灿烂,也是驻马店这座城市的标志物之一。“驿小驿”志愿者、社区志愿者、驻马店市红十字蛟龙水上义务搜救队……他们以涓涓爱心与善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他们用微笑和默默付出,在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环境保护和救灾抢险中留下足迹,挥洒汗水。平凡之驱,也可为他人遮风挡雨;点点星火,也能汇聚成磅礴力量。
这一年,我们聚焦乡村,描绘了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从发展种植养殖业、开办农家乐的“老农人”,到发展农村电商、开发乡村旅游的“新农人”,新老结合,乡村振兴就在这一代代人接力奋斗的“长跑”中愈加清晰。乡村,这片田垄阡陌的热土,也回馈农人无限的致富机会,在这场乡村与农人的“双向奔赴”中,亦书写了不凡的“小城故事”。
这一年,我们也关注了其他发光的城市。贵州省台江县,一场场“土味”十足的“村BA”,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感受对篮球纯粹的快乐;山东淄博,美味的烧烤与毫不掺水的真诚好客,让四海八荒的食客争先恐后共赴人间烟火;上海万梗节,让人们可以在街道上自由“发疯”,体验打破规则的纯粹快感。这些分布在大江南北的城市以不同方式散发着自身的光芒,然而,他们都有共同的地方——贴近生活,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一年,我们持续“看天下”。俄乌局势持续升级,巴以冲突愈演愈烈,那一个个在硝烟中呼喊“我们在巴勒斯坦长不大”的孩童又刺痛了谁的心,福岛核污水每分钟都在向大海排放,你是否也听到了海的哭泣。
这一年,我们沐光而行,神十六、神十七乘组会师太空,祝融号在火星留下近四千个“中”字,人类遨游璀璨星河的梦想更近了,杭州亚运会点燃了全民的运动热情,“数字火炬手”高擎火炬踏浪而来,全民“心心相融”的美好祝愿呼之欲出。
亲爱的读者,新的一年太阳照常升起,新年如期而至。这一年诸多不易,希望你能一如既往挨过风雨曲折,生活的底色仍是快乐。要相信,每一个温暖瞬间、暗夜中的每一缕烛光,都在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希望你被世界爱着,希望你的笑是真的快乐了,希望你归来仍是少年,心中依然满载着炽热的梦想。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时代的风,徐徐地吹,一切历历在目,又沧海桑田。新航程,浪奔浪涌,欢迎来到2024年,让我们沐光而行,追光而歌。愿你心里所想的东西都能够如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