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捷 通讯员 邢小宝)近日,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邱明生团队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成功为56岁患者实施内瘘上臂段覆膜支架植入术,打通了患者的透析“生命线”。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在填补我市该项医疗技术空白的同时,更为存在透析通路并发症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患者付女士因多年糖尿病继发肾衰竭尿毒症,需长期透析治疗。2年前,她做了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术。1年后因内瘘狭窄,做行球囊扩张术两次,然而不到半年,她的内瘘再次变狭窄了。狭窄的内瘘无法正常进行透析,付女士的身心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她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接诊后,邱明生进行了详细问诊,随后完善前臂血管彩超检查。考虑到付女士已经做过2次球囊扩张术,血管内膜增生严重,邱明生建议,可以行覆膜支架植入治疗,扩张严重增生狭窄的血管。
与付女士和家属认真沟通后,肾内科血管通路团队为付女士行DSA引导下行覆膜支架植入术。仅用一个多小时,支架便成功植入。
术后,经彩超评估,付女士的肱动脉血流量由植入前230ml/min扩容到638ml/min,成功打通了狭窄内瘘,建立起透析“生命线”通路,术后即开始了正常的血液透析治疗。
据邱明生介绍,覆膜支架植入术内瘘可在短时间内使用,可避免因内瘘狭窄导致反复中心静脉置管,在远期通畅率和减少再干预方面均优于单纯球囊扩张,是目前透析患者改善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的较优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