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30日
忆母亲
  文/陈锋
  我的母亲离开我们已有30余年了,每当梦里忆及她的音容笑貌,就感觉母亲未曾离开过我们。
  母亲个头中等偏上,肩宽背厚,是个干农活的好手。听母亲说,她刚嫁过来的时候是很瘦的,用我父亲的话说:“只见两条细长腿,走起路来裤筒子一飘一飘的。”母亲一嫁过来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父亲那个时候是民办教师,只有在放麦忙假和秋忙假的时候,才能扑下身子帮母亲一把。
  那个时候,村里不少孩子因为学习成绩差,小学没上完就辍学回家放羊、喂猪,帮家人干活了。我们姊妹四个则在母亲的教育和督促下,都上到高中毕业,我和姐姐还考上了大学。母亲起早贪黑十分辛劳地苦苦撑起这个家,省吃俭用积攒那点钱,大部分都被我们几个上学花掉了。
  母亲不但在农活上是把好手,而且心灵手巧。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床头放着一本厚厚的书,里面夹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鞋样。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爱到我们家向母亲讨要鞋样,讨教各种鞋样的剪法。刚嫁过来的新媳妇提前给孩子准备棉衣、兔帽、虎头鞋,都是我母亲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会她们。
  母亲虽没啥文化,但她心地善良,为人厚道,村里女人们都喜欢找她聊天。谁家婆媳之间有了矛盾,邻里之间有了纠纷,都愿意找母亲评理,让她主持个公道。村子里谁家有了婚嫁喜事,总是找母亲帮助操持,一上午忙不迭地烧火做饭,迎来送往。
  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清楚地记得,那年麦季,母亲一边忙不停地割着麦子,一边对落在后面的我说:“不怕慢,就怕站。”又说:“不怕割麦忙,就怕豆叶黄。”后来我把母亲说的这些富有哲理的农谚写进了作文里,没想到老师在作文课上把我狠狠表扬了一番,还把那篇作文当范文在全班念了一遍。
  记得有一回,母亲吃饭时突然停下筷子,端详了我一会儿,对父亲说:“我看俺的锋儿长得很好看呢,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还双眼皮,越看越好看呢!”我父亲则打趣道:“屎壳郎夸它的孩子又白又胖啊!”逗得我们全家人大笑。因为在几个孩子当中,我又黑又瘦又矮。那年我上高一,母亲病情加重,我去医院看她。母亲拉着我的手说:“你们姊妹几个,我最放心不下的是你啊。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个大学,能顾得住自己。”因为那个时候,大学是很不好考的。母亲殷殷嘱托的话语中流露出对我们的无尽牵挂和不舍啊!我泪流满面地拉着母亲的手,一方面感叹人生苦短,更为自己没有能力救治母亲而悲伤!腊月初四,村里已有人家开始为春节忙活,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那年,她刚刚4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