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01日
我的巧手外婆
  文/杨永红
  外婆个子不高,体态丰满,裹着小脚,走路时一扭一扭,姿态煞是好看。
  印象最深就是外婆的那一双巧手,她会给我们缝制各种各样的香囊(我们那时称香布袋)。
  端午节前几天,会有走街串巷的小货郎挑着担子来到村里,叫卖香草雄黄,母亲就会买上一些。这时,外婆就会事先找来五颜六色的碎布头。先把布片剪成大小适中的正方形,对角折起来,然后拿一小团棉花,里面塞上香草,包进布里面,用针线从一角开始缝起来,缝好之后把线拉紧,两边的边角就缩成了圆角,只留上面的角,在下面半圆边的正中间缀上一些彩色丝线的穗子,再在上角处穿上一根长长的五彩线,一个精致的小香囊就做好了。外婆说,女孩子就该戴这样的香布袋,精致又秀气。
  如果用两片布,缝出来的就是心形的。用两片不同颜色的布片,把一个角和相邻的两条边缝起来,塞进去裹了香草的棉花团,再把另外两条边缝好,两个角缝在一起,留一个小洞穿五彩线,下边的角上穿一串碎布片和大蒜茎节交替串成的穗子,一个鸡心形状的香囊就缝制好了。这两种香布袋适合小孩子佩戴。
  最奇特也是最复杂的就是搬脚娃娃。这样高难度的香布袋,只有外婆会缝制,而且惟妙惟肖,别人模仿不来。
  端午节那天,我们都早早地起床,用五汁水(就是用大蒜茎、家槐树条、柳树枝、以及从河边采回来的一些中草药熬成的水,据说可以败毒。)洗了脸,涂了雄黄(防蚊虫叮咬),吃了煮鸡蛋和大蒜,就带上香布袋和五彩线,找小朋友炫耀去了。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一天。
  外婆的手巧还不止于此。她还能把自己养的蚕结成的茧抽成丝线,用丝线织成绸布,再染上颜色做成衣服;还会把丝线染上红、黄、蓝、绿等漂亮的颜色,再用这些丝线在黑色或者蓝色的鞋面上绣出漂亮的花朵和栩栩如生的蝴蝶或蜜蜂。每当我们穿着绣花的鞋子出门,总能引来周围人的羡慕。
  外婆还会用茅草、麦草做成大大小小的馍篓,把蒸熟的馍和红薯放进去,可以防老鼠。尤其是冬天的时候,由于天气冷,馍和红薯放在外面很快就会变冷,但有了外婆做的馍篓,我们中午放学时馍和红薯还是热乎的。
  外婆还会用茅草做出大、中、小不等的草篮子。麦收季节,我们会带着草篮子去捡麦穗;秋收时节,我们会带着篮子去拾豆子。平时用它盛粮食也很方便。
  最厉害的是,外婆还能用包过书的废纸和旧报纸制成大大小小的盆子。
  每年开学发完书,父亲就会把包书的废纸搜集起来,再找一些旧报纸拿回家去。等外婆来我们家时,母亲就会煮上半锅面糊糊。外婆先拿一个瓦盆子或瓷盆子,口朝下盖在桌子上,先在盆子上裹上一层纸,然后就用刷子粘上面糊糊在纸上刷一遍,把整个盆子上裹的纸刷完之后,就往上面粘第二层纸,放纸的时候要用力把拍,一点一点拍仔细,否则粘不牢靠,最后制作出来的盆子就不结实,会变形。就这样,一层纸一层面糊糊,反反复复糊上十几层,然后放置在那里等它风干,几天之后,翻过来把里面的盆子取出,一个纸盆子的粗胚就完成了。这时外婆就会用剪刀把盆子边沿修剪整齐,再用面糊糊和碎布条把盆子的边沿粘好,一个漂亮又结实的纸盆子就做好了。纸做的盆子不能盛水盛饭,但可以盛放杂粮,装针线碎布条。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外婆靠着一双巧手制作的这些器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一晃四十年过去了,但外婆给我们缝制的香囊、做的绣花鞋,以及手工制作的那些器具,连同外婆对我们的爱,永远留存在我的记忆里,温暖着我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