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邓丹华 通讯员 杨明华)近日,走进汝南县常兴镇三座楼自然村,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连家入户,路灯矗立;坑塘碧波荡漾,鱼鸭嬉水;文化大舞台上,村民们翩翩起舞,一派优美祥和的城市景致。
“三座楼村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得益于尤勇、尤柏林兄弟俩的捐资兴建。”92岁的路红美老人感激地说。
三座楼村是姜寨村委的一个自然村,共36户169人,因过去三家姜姓所建的三座楼而得名。
“过去的三座楼村,因为地势低洼,一遇大雨,污水横流,村民出行很不方便,12个坑塘边杂物乱堆,夏季气味熏人,村里没有一条水泥路。如今经过治理,三座楼村绿树环抱,楼房林立,美不胜收。”村党支部书记张五星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去年8月,长年在外务工的三座楼村民尤勇、尤柏林兄弟俩主动担起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决定投资200万元打造美丽老家。他们请人绘制了美丽三座楼村示意图,聘请施工队,组织机械、人力,铲杂草、清淤泥、护塘坡、修道路,架设电杆和线路。
“整治就要整出新风貌,花再多的钱也值得。”身为汝南县人大代表的尤柏林说。为确保工程质量,兄弟俩冒着酷暑,与工人一起劳动,严把工程质量关,带动村民投工投劳,整治家园。由于前期预算与实际工程投资数额差距大,兄弟俩又追加了200多万元,共计投资424万元。通过5个多月的整治,共治理坑塘12个,安装路灯45盏,硬化水泥路3公里,兴建了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30多个,在村庄中心兴建了小游园,配置了健身器材和景亭,三座楼村旧貌换新颜。
91岁的路红英老人逢人便说:“老了老了,没想到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脚踩水泥路,处处是风景,夜晚路灯亮,日子大变样。”
环境美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要丰富起来。紧接着,兄弟俩又建起了篮球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和村史馆。年前请来戏班,为老少爷们连唱7天大戏,中午还支起炉灶,给前来看戏的村民做午饭。
三座楼村只是常兴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我们将以三座楼自然村为试点,采取‘政府引导+乡贤投资+三捐’的模式,动员全镇群众开展‘美丽家园’创建活动,让环境美、生态好促进农村的风气正、产业旺、村民富。”谈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兴镇党委书记李浩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