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6日
名师大讲堂

   顾玉娇,中共党员,驻马店市第二十四小学音乐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近十一年,先后被评为“驻马店市骨干教师”“开发区优秀教师”“开发区教坛新秀”“开发区名师”。
  学会上音乐欣赏课
  音乐欣赏可以提升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扩大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音乐欣赏课类型
  小学阶段,音乐欣赏主要分为器乐和声乐两种类型,其中乐器独奏和管弦乐曲居多。
  器乐类型,首先我们要能听辨出是什么乐器的演奏,这需要我们日常的积累,通过音色的特点辨别乐器,并记住乐器的样子及演奏方式。例如:人音版二年级欣赏课《跳圆舞曲的小猫》,我们通过了解小提琴的音色模仿出小猫的声音,便可以在乐曲中找出小提琴模仿小猫的叫声,那么展开对音乐故事的联想就水到渠成。
  声乐类型,有齐唱、合唱、独唱、领唱等形式。声乐作品有歌词,音乐形象比较明确、详细,通过了解演唱的多种形式,使我们的歌曲变得丰富有层次,学会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不同的情绪。例如:人音版欣赏课《劳动最光荣》《茉莉花》等。
  通过音乐要素 把握音乐形象
  节奏和旋律的掌握,可以使我们快速进入到音乐情境中。乐曲节奏的快慢很容易区分,旋律的线条是比较难掌握的,这需要我们平时的音阶练习中慢慢体会。例如:人音版一年级欣赏课《野蜂飞舞》,通过聆听音乐时感受到的节奏及旋律的高低变化,画出的旋律线条呈现连续卷曲的景象,我们可以从旋律线联想到有很多只蜜蜂在空中飞舞的画面。抓住音乐形象,就很容易理解音乐中急促、弯曲的旋律刻画了什么样的音乐情境。
  听、动结合一起感受乐曲
  聆听是我们理解音乐最重要的前提,律动是感受音乐最直接的方法。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表现了一定的流动性,比如在欣赏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我们可以跟随音乐的情绪编创一些自己可以联想到的律动,模仿百鸟飞翔、模拟吹奏笛子等动作,就可以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音乐,融入音乐情境中。
  抓住主题音乐发挥想象诱发美感
  要注意聆听乐曲中不断重复出现的主题旋律,细心感受它,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体会主题音乐所刻画展示的音乐形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人音版二年级欣赏课《糖果仙子舞曲》,我们在聆听音乐时,通过想象在奇妙的童话世界里主人翁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让音乐像讲故事一样展现出来。
  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心里总是描绘着一幅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音乐欣赏并不难,音乐的世界里充满了奇妙的体验,需要我们认真去感受、去发现,把音乐的美、音乐的快乐带到学习生活中,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加上一抹独特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