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闫海峰通讯员 王晋才)去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聚焦市场主体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坚持问题导向,为企纾困减负,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2023年,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10.38万户,实有经营主体达59.57万户,居全省第7位,其中企业2.15万户,同比增长15.55%;企业个体比达29.8%。全市涉企事项全程网办在95%以上,营商环境评价“企业开办”指标位居全省第二。
聚焦痛点,全力惠企纾困。该局出真招、实招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免税费48.6亿元,其中为288户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额2.92亿元;不断强化融资支持,全市49家小微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合同融资贷款2.89亿元;有序开展梯度培育,2023年度新创省级头雁企业2家、省级头雁培育企业2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评价创新型中小企业341家。
聚焦难点,助力企业破题。该局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组建产业基金、金融生态、上市培育、人才培育、税务服务和平台企业六个助企强链工作专班,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综合服务体系。开展数字化诊断服务活动,定期邀请高级技术专家帮助企业设计数字化转型方案,科学制订发展目标和整体规划,推动企业从机械化、自动化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提档进阶,累计为300多家企业提供了免费诊断服务。全面实施品牌价值提升工程,围绕“国际农都”“中国药谷”建设,引导和支持全市各县区以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等地理标志品牌为主要抓手,大力培育发展区域品牌,优先支持制造业区域品牌创建,鼓励现代服务业、新型农业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一区一品”“一县一品”产业集聚区品牌经济发展高地。
聚焦堵点,重塑行政流程。该局聚焦“高效”“办成”两个关键点,积极推行企业开办线上“一网通”、线下“一窗通”服务模式,大力推广“企业开办+N项服务”改革,在办理营业执照、公章刻制、发票申领、银行开户、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水电气暖网报装纳入N项服务范围。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行企业智能审批登记改革,积极推进“证照分离”,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在市政务服务网推出108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实现全流程收件受理审核办件;在市民中心设立“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收件”和免费帮办代办服务等制度,由“一件事”窗口工作人员统一负责申请材料收件、网上递交材料预审、导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