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8日
亲人相隔三千里 廿四年后再相见
“失踪”的陈四宽回来了


    陈四宽的家人及乡亲欢迎他回家

    陈四宽、常玉环的全家福

  文/图 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近乡情怯,离别家乡24年后的陈四宽两鬓斑白,看着熟悉又陌生的街道、村庄,泪水喷涌。
  3月15日上午,为带着漂泊多年的这个游子回家,历经波折,从云南省曲靖市出发,在几名亲人轮换开车的昼夜兼程下,眼前这个离家太久的男子终于回到了家乡。
  得知父母双亲因思念他过度先后去世,陈四宽涕泗长流,连连说:“对不起,对不起……”
  丈夫“失踪”妻子含辛茹苦带大俩娃
  2000年初,上蔡县蔡沟镇中陈村村民陈四宽带着家底和从亲戚邻居那里借来的钱远赴云南做生意,当年的5月25日失联,他的妻子常玉环带着5岁的大儿子陈洪飞与3岁的小儿子陈洪路,感觉一下子天塌了下来。
  “我们夫妻感情很好,他1米85的个子,人很正派,正是他的这些优点让我跟定了他。我当时就想着孩子爹是不是出啥事了。只要人在,天大的事儿我们一起扛!”常玉环是乡亲们公认的贤妻良母,尽管丈夫杳无音讯,可是她咬紧牙关向公公婆婆表态:“我一定要撑起这个家!”
  妻子思念丈夫,父母思念儿子,孩子思念爸爸。从稚子到长大成人,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最困难的时候,姐姐靠捡破烂卖钱供应俩孩子吃喝。这些年,她真的太不容易了!”常玉环的妹夫刘大华是个直性子,他和妻子没少帮衬这个家庭。
  “玉环是个好媳妇!”83岁的老人刘玲提起常玉环泪水涟涟,“那时候她怕人说闲话,加上常年劳动患上腰椎病,家里的6亩地全靠她一个人忙活。豆子熟了,她为了不给亲戚添麻烦,就一夜不睡觉,跪着一点点把豆秧拔掉。”
  再难再苦,常玉环从来没有离开这个家的念头,她打过工,种着地,省吃俭用将两个孩子拉扯大,并分别为两个儿子娶妻生子。
  “当初四宽走的时候,家里只有200元钱,我想找他,可是条件不允许。我大哥玉民背着我多次到云南推销上蔡毛笔,一边走街串巷推销商品,一边打听四宽的消息。可是都石沉大海,没有任何音讯。有的人就猜测四宽是不是不在了,我不相信。”常玉环常常背着俩孩子哭泣,时间长了,眼睛就出毛病了,现在戴着眼镜才能看清东西。
  “我家的两个儿子没得说,开始我们都在一个厂子打工,后来大儿子在烟台开了一家面馆,小儿子在南方工厂打工。”常玉环在家带着几个孙子、孙女。
  “我从未想过离开这个家,那样自己也许暂时解脱了,可是我不能愧对两个孩子。”做了奶奶的常玉环没事的时候会刷刷抖音,于是她把丈夫离家前的照片拍成抖音,通过抖音平台寻亲。很多网友看到后留言:“这大妹子太痴情了!”
   抖音“牵线”夫妻24年后再相见
  常玉环在抖音上的寻亲消息引起了上蔡籍远在云南生活的姚拥军的关注。
  3月13日下午,在云南省曲靖市姚拥军的家,大门打开,从河南省上蔡县出发,驱车18个小时、行程1700多公里的常玉环等6人,出现在陈四宽面前。
  姚拥军指着面前两个年轻人上前问:“四宽,你认识他们不?”陈四宽摇摇头。“一进屋我就认出了他——孩子的爸爸!可是我强忍着泪水,毕竟这是在好心人家中,痛哭流涕与捶胸顿足都不符合礼节。”常玉环告诉记者,“我盯着他看,他盯着我看。很明显他认出我来了。”
  短短的几秒,对常玉环来说犹如度过了漫长的24年,这是夫妻作别后第一次相见。
  “我眼前浮现出一桩桩往事。他消失后,我没有能力外出寻找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两个年幼的孩子拉扯成人。”常玉环平时在家门口的窑厂运砖头,一天赚10元钱,除去她和孩子的饭钱,一天仅能攒下5元钱。她还到处带着孩子捡废品,就这样积攒下一点钱,于2005年左右盖了几间平房。
  “原来的两间瓦房早就不能住人,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常玉环说。
  看着眼前的新房,常玉环感觉有奔头了,干劲更足了。
  后来,她带着俩孩子到南阳一家工厂打工,小的带在身边,大的去上学。
  “后来我的大儿子陈洪飞偷偷告诉我他不想上学了,要打工供弟弟读书。”常玉环说,考虑到家里实际情况,她同意了。没想到,15岁的陈洪飞在工厂一次事故中右手被搅进机器。
  常玉环放下工作带着小儿子在南方医院守着大儿子治疗了几个月。儿子的手总算保住了,可是落下终身残疾。
  “不瞒你说,我在最困难的时候不止一次想到过轻生。冷静下来我告诫自己决不能再有轻生的念头,一定要活出个样子来!”常玉环在她与丈夫陈四宽一起盖的小瓦房面前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不禁泪湿双眼,“我曾带着俩孩子夜晚在这里看星星,想着不知道哪一颗星星能够懂得我的心,把孩子爸爸的消息捎给我。”
  中陈村村民、28岁的李学权是常玉环两个儿子的好朋友。“我从小跟他俩一起玩,被邻居孩子欺负的时候,别的小孩会说他俩是没有爸爸的孩子。我知道洪飞、洪路最怕人家这样说他。”
  一声“爸爸”迎来久别的重逢
  油菜花开正艳,三月春光正暖。3月15日上午10时许,上蔡县蔡沟镇中陈村锣鼓喧天,烟花腾空。老少爷们闻讯纷纷迎上前来。“你走到哪里,家永远是你最安全的归宿,欢迎丈夫回家”的红色条幅格外显眼,常玉环、陈四宽与儿子、儿媳缓步走下车。乡亲抹着泪上前搂着陈四宽喃喃道:“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中陈村是个大村庄,从村口到陈四宽家的水泥路很长,一路上乡亲们围上前与久别重逢的陈四宽打着招呼,表达着真挚的祝福。
  有人为陈四宽披上大红花,很快他的孙子孙女上前与他相拥。55岁的陈四宽一一抱起孩子们,脸上流露出慈祥的笑容。
  缓步步入家门,长时间压抑的常玉环这一刻在自己亲手打造的温馨小家中再也控制不住号啕大哭起来,众乡亲纷纷跟着落泪。
  很快,一家人整整齐齐坐在沙发上拍摄这张迟来的全家福——妻子等来了姗姗来迟的丈夫,成年的儿子等来了这一声迟来的“爸爸”。孙辈们一声声稚嫩的“爷爷”也融化了堆在陈四宽心头的冰山。
  “我对不住这个家,对不住老少爷们。我向你们鞠一躬!”陈四宽红肿着双眼双手作揖,向家人表达深深的歉意与愧疚。
  陈四宽说,他拿着家里的积蓄做生意被骗,深感无颜见家中妻儿,原本想着通过努力赚到钱后回家,一直都不能如愿,也没了回家的勇气。他没有身份证,只能靠打零工生活。
  常玉环向大家讲述了认亲的经过。3月11日,农历二月二,远在云南经商的上蔡县党店镇姚庄村民姚拥军在常玉环的抖音下留言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称她发布的陈四宽的照片,自己总感觉在哪里见过,他立即想到同在云南打工的河南老乡陈四宽。
  “我在云南经商,陈四宽给我搞过装修。”姚拥军说,从此二人成为朋友,经常在一起喝酒。“为确认自己的想法,我专门把家中的水管弄坏找他来修,并趁机录下他的视频传给了常玉环。”
  “为寻夫我学会了拍抖音,二月二那天心情苦闷的我发的这个抖音半个小时就有30多万的点击量。这时候远在云南的姚拥军给我发来了视频,我当即确定就是他!”常玉环告诉记者,当晚她就告诉了远在外地的两个儿子,并决定一家人开车接丈夫回家。
  3月12日一大早,儿子儿媳赶回家中带上常玉环,还有常玉环的妹夫刘大华远赴云南,并与姚拥军约定,让陈四宽13日中午到他家中喝酒。
  常玉环始终不肯放弃,她用毅力与爱心做孩子的靠山,用坚持与执着等回来了久别的丈夫。
  常玉环说,她知道丈夫有解不开的心结,孩子们的孝心一定会慢慢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我会水电手艺,今后一定担负起照顾这个家庭的责任。”陈四宽向家人承诺,更像是向在场的每一个父老乡亲表态。
  离家时意气风发,归来时两鬓斑白。无论生活遭遇多大的风浪,家永远是游子唯一能够停靠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