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捷通讯员魏丽)“请放心,手术很成功!您母亲严重钙化狭窄的血管已顺利开通,达到预期效果。”驻马店广济心血管病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李磊刚下手术台,就来到导管室门口安慰焦急等待的患者家属,向他们传达好消息。
近日,该院心脏中心主任李磊团队应用冲击波球囊技术,成功为一名冠状动脉360°重度环形钙化患者,击碎心脏血管内的“拦路石”,植入支架,解决“心头”难题。
今年64岁的杨女士,一个月前突然出现心慌、心前区闷痛的症状,在当地医院经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冠心病,血管重度钙化。该院给予介入手术开通堵塞的心脏血管,但未成功。
在了解驻马店广济心血管病医院心脏中心的技术力量及设备条件等情况后,杨女士抱着一线希望来到该院就诊。
该院心脏中心接诊后,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杨女士的三支血管都有病变,其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最重,狭窄程度达95%,且伴有360°重度环形钙化。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血管有钙化。”这是心血管内科医生常说的话。血管钙化是钙盐在血管里面堆积,形成的“石头”,让血管变得“硬邦邦”。杨女士的这种环形钙化就像禁锢在血管官腔上的“紧箍咒”,一般的介入器械球囊和支架难以进入操作,即使器械通过,普通的球囊扩张处理也只是“以卵击石”,若不能成功打断钙化环,支架难以植入或即使植入了支架,也容易出现膨胀不全、贴壁不良,甚至支架脱载、支架变形,非但不能最大程度上改善血管情况,反而会加重病情。
在综合考虑病情,详细商讨方案,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征得同意后,李磊决定采用目前国际前沿技术冲击波球囊为杨女士进行介入治疗。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李磊带领团队将直径为3.0毫米的冲击波球囊导管顺利送至钙化病变处,在钙化严重处进行8次血管内冲击波治疗。治疗后复查,提示钙化被震裂打开,钙化狭窄处直径明显增大,钙化斑块被“震”断。“难点”被击破后,顺利为患者植入支架一枚。复查提示新植入的支架扩张充分,贴壁良好。术后,患者即刻表示胸闷、胸痛症状均得到缓解。
据李磊介绍,振波球囊技术是通过球囊内高电压脉冲瞬间液体气化,产生剧烈声爆,可形成约80个大气压冲击力,对钙化病变产生剪切应力,使血管壁内膜和中膜下的钙化病变碎裂松软,从而达到钙化斑块消失,扩大管腔面积效果,为后续的支架植入和充分扩张提供条件。由于振波能量仅对坚硬的钙化病灶有作用,而对柔软的血管壁没有损伤,可达到“劲遇刚、柔遇柔,刚柔并济”的效果,真正做到血管扩张软组织良好状态。该技术操作起来相对方便、手术时间短,风险相对较小,对于无法耐受长时间手术的患者非常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