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3日
血沃中原肥劲草
——中共豫南特委傅楼地下联络站隐蔽斗争纪实
    傅楼联络站旧址(资料图)

  王太广 刘康健
  在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故乡——驻马店市确山县傅楼村,有一个在大革命时期就已经建成的中共豫南特委地下联络站,红色特工面对敌人的搜索、恐吓、威逼、利诱、屠杀,机智灵活、无所畏惧,曾经掩护、转移过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徐子荣、王国华、周骏鸣等革命骨干一千多人;先后向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传递多份重要情报,向延安转送领导干部,向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和华中新四军输送大批干部,成为我党隐蔽战线的一面旗帜,一颗永不熄灭的革命火种,一个打不烂、摧不垮的红色交通站,一座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红色堡垒。
  确山县自古就是豫鄂锁钥,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地之一。1926年下半年,在开封(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上学的确山籍共产党员杨靖宇、张家铎、李鸣岐等人,受中共党组织的派遣,回到家乡成立党组织,发动农工群众举行武装暴动,攻占确山县城,迎接北伐军入豫。为了做好确山暴动的组织工作,杨靖宇、张家铎等人到确山县城东郊5公里的傅楼村徐家大院开会。
  徐家祖上传下来有400多亩地,20多间瓦房,四进院落。前院是客厅,三进院落住人,后院是牛马棚、仓库,东西厢房住长工,家境殷实,是当地的大户人家。家中聘请一位叫王中佛的秀才开馆办私塾,徐中和、徐子荣(原名徐中耀)兄弟等在家中学习。因为杨靖宇是王中佛的外甥,所以也到这里上学,其间与徐家的徐中和、徐子荣、妹妹徐焕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后来徐子荣考上河南省立甲种农业学校,徐中和与杨靖宇考上了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1927年4月4日,杨靖宇、李鸣岐、张家铎、张耀昶、徐中和、徐子荣等人在周恩来、王若飞等人的具体指导下,率领数万农军攻克确山县城,成立了河南省第一个代表农工利益的县级革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之后,徐中和带200块大洋到汉口,在中共中央开办的长江书社购买了《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籍,在确山县城开办了“赤光图书馆”。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武汉秘密召开“八七会议”,决定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秘密交通网,便于中共中央与地方情报人员的联络。9月,中共豫南特委书记王克新、虞松如、蔡训明等同志根据“八七会议”精神,遵照党中央的指令,决定在傅楼徐家大院秘密设立中共豫南特委地下联络站,由徐子荣的大哥徐中和负责。随后马尚德、张家铎、李鸣岐、徐子荣等人分头准备秋收起义工作。他们以傅楼联络站为中心,以群众基础好的刘店为起义突破口,奔波各乡村,整顿党组织,发动群众,筹集枪支弹药。
  1927年11月1日,杨靖宇、李鸣岐、张家铎等人带领农工武装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确山刘店秋收起义,在之后的王楼战斗中,杨靖宇腿部负伤。当天夜里,徐中和牵着一头黑骡子将杨靖宇驮到傅楼徐家,藏在后院的干草垛里,又让兄弟徐子荣到县城请来一名外科医生,为杨靖宇治疗。几天后,徐中和发现有几个陌生人在村子里晃悠,感到不对劲。当天夜里,徐中和就套上牛车拉着杨靖宇进入老乐山的山林躲藏起来。
  1930年7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央军委交通总站,10月改为中央政治局直属的交通局。其间,中共中央从各地抽调精干力量,集中三个月打通了从上海通往各苏区的北方线、长江线、南方线三大交通干线。其中南方线通往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军赣南、闽西中央苏区(被后人称为“中央红色交通线”)。北方线、长江线经由时任国民党武汉警察局局长(暗中任中共中央交通局长)的中共党员吴德峰部署,所通达的地区为:由上海到天津后与北方局联系;上海经郑州、驻马店转入鄂豫皖根据地;从上海经合肥、六安至鄂豫皖根据地。由于吴德峰了解傅楼原来就是我党的地下联络站,所以才将与中共中央联系的重要联络站设在傅楼,成为上海、郑州、驻马店、信阳进入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站点。傅楼联络站下设五个联络分站,分别是确山县城关联络站、刘店联络站、庞阁联络站、石滚河联络站、泌阳县张楼联络站等,形成了红色联络网。
  傅楼联络站非常重要。为避免国民党反动派怀疑,上级党组织要求徐中和必须尽量“灰”下来,以“职业化”和“社会化”的身份作掩护,多做与绅士身份相符合的事情,多与国民党党部、民团组织打交道,以便掩护地下联络站的运转和生存。徐中和为此卖掉了家中的100多亩土地,在确山县城开设了“中和米铺”“徐家油坊”“徐氏中药堂”等,成了名符其实的生意人。徐中和安排妹妹徐焕每天在家照护,自己到县城做买卖。不时地宴请国民党县党部要员喝酒,三天两头和警察局长吸大烟,还拉上民团的中队长们看戏,日子过得十分“逍遥”,在确山县、驻马店通吃。敌人哪里知道,经常与他们喝酒、看戏的徐中和于1925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胆大心细,机灵善变,在与敌人的接触中刺探情报,在国民党重兵把守的情况下,历经艰险,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护送领导、传递文件等重要任务,是有名的红色特工,被人们戏称“黑红饺子”。
  中共豫南特委联络站的主要任务是护送前往大别山苏区的干部、传递党的文件、搜集敌人情报、购运重要物资、帮助红军扩大队伍等,此外,还能够直接联系位于上海的党中央机关,介绍中共党员到江西瑞金苏区参会、学习等。上级党组织明确规定徐中和、徐焕要严守党的机密,实行单线联系,不许与其他人横向联系,护送人员不许进入苏区,只能在赤白交界处完成交接任务。
  1932年8月,徐中和以走亲戚为名,到泌阳县东张楼村马长富家,传达中共河南省委的指示,因泌阳县国民党县党部书记梁仰正不断给开封国民党省党部汇报泌阳县地下党组织的活动,还准备把泌阳县地下共产党的名单呈送开封邀功领赏。中共河南省委指示地方党组织在泌阳县境内,暗杀梁仰正。马长富接到任务后,及时找到泌阳县委书记张旺午。张旺午安排共产党员陈香斋、刘长法、吕秀甫埋伏在二铺和张铺之间的路口,将梁仰正击毙,搜出所带名单,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任务。
  1933年12月初的一天,豫南特委联络站负责人徐中和来到泌阳县义和寨辛长荣家传达上级指示,让辛荣奎通知泌阳东张楼豫南特委联络分站负责人马长富,寻找中共鄂豫边工委党组织负责人。马长富经鄂豫边工委地下交通员马长兴联系,很快找到了中共鄂豫边工委委员张星江。张星江派张旺午同马长富、马长兴两兄弟一起秘密来到傅楼,见到了中共河南省委委员王国华(外号王老汉)。他要求鄂豫边工委书记张星江与其秘密前往江西瑞金苏区参加中共中央六届五中全会和第二届苏维埃代表大会。他们先后悄悄进入傅楼联络站,见到徐中和。徐中和为他们准备了前往江西苏区的盘缠,又为俩人换上准备好的衣服。王国华打扮成一个走村串乡的烧酒师傅,张星江打扮成一个教书先生。徐中和用“白芷”水把密信写在纸上,缝藏在鞋帮子里,吩咐二人分头到上海去,找到党中央机关接上头后,再从那里再换上去江西苏区的介绍信。江西“六届五中全会”和“第二届苏维埃代表大会”结束后,张星江于1934年3月从江西返回鄂豫边地区。王国华于1935年3月,从江西苏区回到确山,秘密潜伏在徐中和家中,当上了“牛把式”。每天赶着牛拉着犁耙下地干活,在牛棚里轧草,到牲口屋里出粪。闲的时候为徐家烧锅、吊酒,然后送到确山县城的徐家烧锅卖,暗中观察、关注着确山县、驻马店地下党组织的有关情况。
  (下转A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