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1日
静待花开
  文/刘瑛
  去年教师节,一名小女生送给我两盆花。这两盆花品种一样,花的姿态大小也大致相同。于是,我把其中的一盆花放在阳台上,另一盆放在办公室的桌角上。
  在后来的日子里,那盆放在阳台上的花,我便不再过多理会;而搁在桌角的那盆花,我隔三岔五地给它浇水,有空闲时间就把它端到室外晒太阳。我发现,放在阳台上的那一盆花长势较好。很快,它就开花了,新开出的小花就像红艳艳的小星星,默默地开在深绿色的叶丛中。而被摆放在办公桌上的那一盆,虽然我坚持每天给它浇水、让它晒太阳,却迟迟不见开花。
  我有些心急了,于是就把它从办公室端到教室的阳台上,以便让它长久地、充足地晒太阳。可是,我万万没想到,一个粗心的小男生从窗台旁边跑过去时,竟然把这盆花从窗台上撞落了。鲜嫩的花枝被摔断了。我心里又气又悔,疼惜而遗憾地把断掉的花枝重新插进泥土里。
  经过这么一番波折后,我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花的生长需要适当放手,而不能过多地理会和关注。我索性把这一盆长势较慢、多灾多难的花也放在阳台上,顺其自然,让它慢慢生长吧。
  渐渐地,它开始抽枝展叶,枝缝间也露出零零星星的小红花来。就这样,阳台上的两盆花静静地生长着,花开一朵,花萎一朵,这枝谢了,那枝开了。原来,盆花抽枝长叶、花开花萎,完全是它自己的事。
  由此,我也渐渐明白,养花如同育人,养花不可心急,育人不可过度干预。花有它自己的生长规律,孩子有他自我成长的能力。
  作为父母,作为教师,我们对孩子寄托着太多的渴望和希冀,时常想把一些自以为是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忘记了孩子生长的自主性和自动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大人过多的关注,过多的施策,过多的干预,过多的唠叨,不仅不能助力孩子的成长,反而会激起孩子心中的反感和叛逆。
  不要再去做那些徒劳的事,进退有度,智慧地放手,不仅会让自己省心,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在、自由、自信、自得。
  因为花要靠自己生长,人要靠自我成就。